作为市。委书记,苏正乾向来惜时如金,从不做无用的寒暄。待顾晴萱在对面的沙发上坐定后,他便直接开门见山,语气沉稳地开口询问:“顾记者,方才小许说你有关于矿难调查的重要情况要汇报,不知具体是何事?请尽管讲,不必有顾虑。”
顾晴萱深吸了一口气,将水杯轻轻放在身旁的茶几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开始有条不紊地陈述。
她先是将此前与许青云跟说过的,关于市调查组在紫霄县遭遇阻碍的内容重新梳理了一遍,言语间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随后,她话锋一转,眼神变得凝重起来,补充了一项许青云此前并不知晓的关键信息:“苏书记,除了之前提到的紫霄县安监局副局长肖海林突然失踪外,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情况,紫霄县安监局派驻冠山煤矿的专职安监员侯鹏武,也在同一时间段与肖海林一同失联了。据我此前走访了解,这两人都直接参与了半年前那场矿难的初步核查工作,掌握着大量一手资料,是此次调查不可或缺的关键人员。”
顾晴萱话音刚落,苏正乾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拧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疑虑,他追问道:“这两人失踪前后,紫霄县方面有没有上报相关情况?他们是否已安排人员开展搜寻工作?还有市派的调查组,面对如此重要的证人失联,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顾晴萱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据我通过私下渠道了解,二人失踪后,县里确实表面上派了几个人到他们家中和常去的地方找过,但仅仅搜寻了一天,见没有任何线索,就以‘人员可能自行外出’为由不了了之,并未深入调查。至于市派调查组,他们是否开展过搜寻工作,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我目前尚不清楚。”
苏正乾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也加快了几分,他进一步追问:“关键证人失联,县里如此敷衍了事,那失踪的遇难矿工家属呢?他们是矿难最直接的受害者,也是重要的知情者,县里是不是也未采取任何寻找措施?”
顾晴萱端起水杯抿了一口,眼神中闪过一丝沉痛,她回应道:“关于这一点,我同样不太清楚县里的官方态度。但根据我之前暗访时掌握的情况,矿难涉及的矿工家属好几十人,不仅寻找难度极大,而且经过之前的威胁与安抚,很多家属早已心存畏惧,即便找到,恐怕也未必愿意开口。更何况,现在连他们原本的住处都人去楼空,根本无从确定搜寻方向。”
说到此处,她轻轻放下水杯,发出一声细微的叹息,声音也低沉了几分,继续说道:“起初,我在秘密采访那些遇难矿工家属时,曾有一位年迈的大娘偷偷跟我说,矿难发生后,他们在矿上指定的地点领取抚恤金,也就是他们口中的‘买命钱’时,矿上有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神情严肃的人私下威胁过他们,说这件事是‘内部问题’,绝不能往外说,谁要是敢走漏半点风声,不仅拿不到钱,一家人都别想在紫霄县安稳活下去。当时我还想后续再跟他们深入了解,可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周,再去寻找时,那些家属就全都不见了踪影。我猜测,一定是煤矿方面察觉到了调查组的动向,提前把这些家属全部转移走了,目的就是为了切断线索,躲避此次调查组的调查。”
顾晴萱说完后,办公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隐约传来。苏正乾凝视着桌面上摊开的文件,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沉思了足足两分钟,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落在顾晴萱身上,再次开口问道:“顾记者,除了这些情况,你是否还有其他信息需要补充?”
顾晴萱认真思索了片刻,随后摇了摇头,坦诚地答道:“没有了,目前我掌握的、能够确认的情况便是这些。后续如果再有新的发现,我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听到顾晴萱的回复,苏正乾轻轻点了点头,脸上的凝重神色稍稍缓解了一些,他语气诚恳地说道:“顾记者,你所提供的这些信息至关重要,为我们后续推进调查工作提供了关键方向,非常感谢你的及时反馈和辛苦付出。”
顾晴萱连忙站起身,微微躬身,语气谦逊地说道:“苏书记不必客气,关。注民生、揭露真相本就是我作为新闻记者应尽的职责。能够为矿难调查出一份力,我也深感荣幸。”
苏正乾再次点了点头,说:“顾记者从紫霄县赶来临江,一路舟车劳顿,想必十分劳累。这样吧,我让小许负责后续的接待事宜,为你安排好住宿和饮食,你也借此好好休息一下,调整调整状态。”
顾晴萱心中十分通透,立刻明白苏正乾此举的用意,这是在示意此次谈话结束,准备送客了。于是她再次微微欠身,语气礼貌地说道:“好的,感谢苏书记的关心。那我不打扰苏书记处理公务了,先告辞。”说完便转身,准备离开。
苏正乾给许青云一个眼色,示意他跟上。
许青云立刻心领神会,连忙起身,快步走到顾晴萱身旁,轻声说道:“顾记者,这边请,我送您出去。”
随后便跟在顾晴萱身后,一同走出苏正乾的办公室。
待二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后,苏正乾立即从沙发上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在宽敞的办公室内来回踱步,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嗒嗒”的声响,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时而凝重,时而困惑,时而又闪过一丝烦躁。
他在心中暗自盘算:调查组进驻紫霄县已足足两周有余,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却迟迟未有任何实质性进展,连几个关键人物都找不到,这样的效率实在让人恼火。此时若贸然撤回调查组,不仅此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毫无收获,还会让外界觉得临江市。委办事不力,难免遭人非议;可若继续推进调查工作,一方面面临着关键证人失联、家属被转移的重重困难,另一方面,从顾晴萱的描述来看,调查组的能力显然尚未达到预期,成员之间似乎还存在信息壁垒,恐怕最终也难以取得有效突破。
接下来究竟该如何决策?是果断撤回调查组,及时止损,还是咬牙坚持继续调查,寻找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