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城大捷的战报,以最快速度传回正在向京城进军途中的晋王胤曦手中。
奢华宽大的驷马銮驾内,胤曦看着战报,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轻轻放下战报,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紫檀木案几。
“好一个赵暮云…真乃国之虎将也。”
他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是赞叹还是忌惮,“葬马坡以少胜多,武周城攻坚克难,短短时日,竟真将数万鞑子右路军快要赶出了河东…”
“啧啧,这等功勋,怕是当年大胤战神韩擒龙再生也不过如此了吧?”
一旁的心腹谋士小心翼翼地道:“大王,赵将军立功,亦是大王用人得当,陛下洪福齐天…”
“陛下?”胤曦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冷笑,“是啊,我们的陛下此刻怕是心情复杂得很呐。”
他想象着胤昭听到这个消息时那副憋屈又无奈的样子,心中掠过一丝快意,但随即又被更大的忧虑取代。
赵暮云这把刀太锋利了,用起来爽快,却也极易割伤自己。
那封催婚信如同石沉大海,毫无回音,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赵暮云是不满?是犹豫?还是…另有打算?
“传令下去,”胤曦忽然道,“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赶在李金刚之前进入京畿!”
“另外,以陛下和本王的名义,再发一道嘉奖令给赵暮云,犒赏三军!”
“嗯…再加封他为河东节度使,总揽河东道军政,让他好好给本王…不,给陛下,守好北大门!”
“至于裴伦,就把他调入中枢,担任兵部尚书好了。”
他既要笼络,也要试探,更要将其暂时按在河东。
而在被严密“保护”着的皇帝胤昭车驾中,听到捷报的胤昭,确实如胤曦所料,心情复杂难言。
一方面,这是对鞑子的胜利,是社稷之幸;
另一方面,赵暮云的功勋越显赫,就越发衬托出他这位逃亡天子的无能,也使得晋王的力量更加庞大,他脱身的希望更加渺茫。
唯有萧无影秘密传来的那句“先帝密旨已达赵暮云”,像一粒微弱的火种,在他冰冷的心中摇曳,给予他一丝微不足道的期盼。
龙察司副指挥使殷奇,如同真正的影子,潜伏在朔州军中。
他冷眼旁观着赵暮云治军、与诸将往来、处理政务。
将他的每一个细微反应、联军士卒对赵暮云的崇拜、胤稷那混合着敬佩与不安的复杂态度,甚至裴伦那过于热切的讨好,都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通过龙察司独有的秘密渠道,送往未知的远方。
。。。。。。
就在赵暮云忙于清理战场、安抚地方、整编军队之时,中原的局势以惊人的速度恶化。
李金刚的十万东征大军一路势如破竹。
沿途州县或慑于兵威,开门归附;或官吏早已逃散,一触即溃。
马宗亮志得意满,俨然以“建国第一功臣”自居。
先锋李豹更是骄横跋扈,纵容部下以“筹集粮饷”为名,劫掠村镇,奸淫妇女,所过之处,一片哀鸿,民心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