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帝躺在巨大的龙床上,厚厚的锦被几乎将他淹没,更显得他形销骨立。
他面色是一种毫无生气的蜡黄,眼窝深陷,颧骨高耸,如同一具蒙着人皮的骷髅。
听到脚步声,他浑浊的眼珠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下,看向门口。
关于河间之盟,关于萧贵妃被送往鞑子大营,他早已通过吕春芳和其他渠道知晓。
当时他便呕血不止,所有人都以为他熬不过去了。
但此刻见到胤昭,他枯槁的脸上竟没有任何愤怒或怨恨。
只有一种看透一切的平静,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悯。
他嘴唇翕动,发出极其微弱、沙哑的声音:“昭儿…你来了…”
这平静的反应,反而让胤昭心中剧震。
他一步步走到床前,看着父亲这副模样,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干涩的一句:“父皇…儿臣…来看看您。”
“坐…”
永昌帝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胤昭在床前的绣墩上坐下,父子间陷入沉默,只有老人粗重艰难的呼吸声。
良久,胤昭像是无法承受这死寂,开始断断续续地诉说。
说鞑子的贪婪无度,说朝臣的庸碌无能,说藩镇的坐视不理,说他内心的恐惧和重压…
此刻,他不再是皇帝,更像一个向父亲寻求安慰的迷途孩子。
永昌帝静静地听着,昏黄的眼睛偶尔眨动一下,没有任何打断。
直到胤昭说完,疲惫地低下头,永昌帝才缓缓开口,气息微弱却异常清晰:
“你…是遇到…过不去的坎了…来找我…讨主意…”
胤昭猛地抬头,对上父亲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他无法否认,艰难地点了点头:“请父皇…教儿臣。”
永昌帝惨然一笑,那笑容在他干枯的脸上显得格外骇人。
他几乎是用尽气力,从胸腔里挤出三个字:“赵…暮…云。”
胤昭如遭雷击,失声道:“赵暮云?他…他不是已经坠崖身亡了吗?”
永昌帝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积蓄了片刻力量,声音稍微提高了一丝,唤道:“无影…”
寝殿角落的阴影仿佛活了过来。
一阵轻微的波动,一个身形瘦削如同鬼魅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床前,单膝跪地,低头道:“陛下。”
正是被外界认为早已解散的龙察司指挥使——萧无影。
永昌帝目光转向胤昭,对萧无影道:“从今往后…你…和龙察司,效忠新帝…助他…稳住江山…这是…朕最后的旨意…”
萧无影没有任何迟疑,转向胤昭,深深叩首:“臣萧无影,谨遵太上皇旨意!龙察司上下,誓死效忠陛下!”
胤昭震惊得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