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谋划攻略益州的安排下,还有此前攻略荆南诸郡下,贾诩不难看出,自己这位学生的内心,不止倾向于在北的诸族,还倾向于在南的诸族,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顺者昌逆者亡!!
这也是为何曹昂要推动军改的原因之一。
没有强大的军队做倚仗,如何跟这些异族势力对战?
至于说打仗会耗费大量钱粮,这还没有跟他们开战呢,可牵扯到打仗所需开支,就已经提前谋划了。
军屯,这就是底气。
现在是跟各路诸侯交战,一旦各路诸侯逐一倾覆,军屯的产出与储存,就会用到对外征伐上。
何况想解决内部积弊与毒瘤,这是汉室天子无法解决的,但转换一个思路,通过一次次对外征战下,是否能与之相对的,根据形势把内部的积弊与毒瘤,给分阶段的也给解决掉?
想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要有改变才行。
只不过曹昂所谋的种种,真正揣摩透的却很少。
“老师,这段时日孔明的表现如何?”
在贾诩思绪万千下,曹昂撩撩袍袖,看向贾诩询问道。
“很抢眼,很踏实。”
贾诩听后,沉吟刹那,这才开口道。
曹昂露出淡淡笑意。
说实话,能叫贾诩讲出这话,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诸葛亮是很厉害,但现在其还很年轻,真正成长到诸葛丞相这一步,这是经历了很多事才成的。
而贾诩呢?
眼下在征东将军府,在曹昂麾下,那就是最前沿的存在。
别看贾诩对外是不张扬,很随和的,但在曹昂麾下的影响力是极大的,这是有任何的举止,会引起不少人注意与揣摩的。
“能叫老师如此评价,如此看来孔明的表现是不俗的。”
想到这里,曹昂露出笑意道。
一听这话,贾诩生出唏嘘之意。
对诸葛亮,贾诩印象太深了。
这就是天生处理内政的大才,不管是多么繁琐的事情,只要是经诸葛亮之手,就没有不能解决的。
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只要叫诸葛亮梳理与熟悉一番,那就没有什么是能够隐瞒的。
关键是诸葛亮足够拼,常常是忙到很很晚。
原本贾诩觉得将军屯诸事移交给诸葛亮,最起码要一年多才能使诸葛亮得心应手,可现在看来,要不了半年,甚至更短一些,诸葛亮就能全部掌控下来。
也是这样,贾诩才知自家公子,为何会如此的看重诸葛亮了,这就是个大才,如果能够叫其发挥更大作用,这带来的影响与改变,势必是难以估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