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重生马超之召唤猛将 > 第215章 垂拱朝会(第2页)

第215章 垂拱朝会(第2页)

品级高的大臣身着绯红官袍,腰系玉带,步履沉稳;品级低些的则着青绿色官袍,腰束银带,神色恭谨,不敢有丝毫逾越。

穿过一道道宫门,便来到了举行朝会的垂拱殿。

垂拱殿巍峨雄伟,飞檐翘角,琉璃瓦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光芒,屋脊上的瑞兽栩栩如生,仿佛在俯瞰着下方的众生。

文武大臣凝视着垂拱殿,不少人心生疑虑:炎宋神武智勇皇上打寝在垂拱殿,朝会也在垂拱殿;这在北宋九位皇帝中开创了先局。

喂!现在已经不是北宋,而是炎宋;人们心目中的北宋已经成为历史。

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做了炎宋大帝国的骠骑大将军,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还在刘家寺完颜宗望的军营中苦受煎熬。

完颜宗望死在旦夕,金兀术完颜宗弼承接了兄长斡不离大金国右副元帅东路军总指挥的权柄。

炎宋大帝国的皇上是神武智勇皇帝马超,他要在北宋朝廷的基础上要开创一个新社会。

神武志勇马皇帝之所以选择垂拱殿听政、朝会、做寝室,似乎有他的深谋远虑。

垂拱殿在古代宫廷建筑布局里有着重要地位,是北宋久违皇帝日常接见群臣、处理朝政的重要宫殿,许多朝廷要事在此商议和决策,体现着封建王朝的政治秩序与皇权象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垂拱殿的命名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哲学与文化内涵,主要源于儒家经典中“垂拱而治”的治国理念。

儒家“垂拱而治”的治国理想“垂拱”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儒家经典《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指垂衣,“拱”指拱手(双手交叠放置),“垂拱”即形容帝王无需过度操劳,只需端庄肃穆地垂衣拱手,便能使天下大治。

“垂拱”这一理念强调君主通过道德修养与正确的治国方略(如任用贤能、推行仁政),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而非依靠事必躬亲的统治方式。

北宋历代帝王将宫殿命名为“垂拱殿”,本质上是借助儒家思想宣扬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与权威性;通过“垂拱而治”的意象,塑造君主“以德治国”“顺应天道”的形象,暗示其统治符合圣贤之道,无需严刑峻法或频繁干预,便能使国家秩序井然。

神武智勇皇帝马超沿袭北宋九位帝王的“德仁”之道,在垂拱殿听政、朝会、打寝,说明他要继承优秀传统。

炎宋神武志勇马皇帝在垂拱殿接见群臣、颁布政令,并非单纯依靠权力压制,而是通过“垂拱”所代表的“仁政”“德治”理念,实现对天下的治理。

女皇帝武则天以“垂拱”为年号(685—688年),并将宫殿命名为“垂拱殿”,显然是借儒家“垂拱而治”的理念,为女性执政的合法性寻找文化支撑,彰显其治国理想。

宋代重文轻武,推崇儒家思想,殿名既体现了对圣贤治国之道的推崇,也暗含对君主“无为而治”(实则依靠文官体系)的政治期待。

炎宋神武志勇马皇帝选择垂拱殿作为朝会的宫殿,不想再坚持北宋重文轻武国策,而是文武并举;提高武将的身份和待遇。

垂拱殿外的广场上,香炉里升起袅袅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庄重而肃穆。

待众臣按班列站定,殿内传来一声高唱:“陛下驾到——”话音刚落,只见炎宋神武志勇马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在太监的搀扶下,缓步走上龙椅。

龙袍上绣着的九条金龙栩栩如生,在晨光中仿佛要腾空而起,腰间的玉带晶莹剔透,衬得他面容威严,不怒自威。

众臣见状,齐刷刷地跪下,三叩九拜,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整齐划一,在大殿内久久回响,震得梁上的彩绘都仿佛晃动了几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