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
自然是无人推荐的寒门学子,通过层层官学考试,进入国子监。
可此时让老朱不悦的是。
朱标数年前重设科举,更是在各地开办免费官学。
可太原府官学中的学子竟都出自豪绅之家,饶是科举未开之前也从未有如此荒唐之事。
“我朝现已科举取仕,标儿更是派遣国子监博士到各地官学授课。”
“倘若太原官学皆为豪绅之家子弟,怕不是这些脏心眼的打算控制我朝取仕,图谋后世!”
听到老朱这话,朱棡也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当今朝廷以科举取仕。
那官学的教训资源便显得格外重要。
甚至可以说控制了官学,便等同于掌控了入仕之路。
倘若各地皆是如此,那朱标重开科举,给寒门学子的入仕机会便又重新回到了世家豪绅手中。
朱棡不是傻子。
他自然清楚自家大哥之所以重开科举,甚至特设工试。
为的便是给寒门学子一份入仕的机会。
可当他到了太原府,却发现各地官员之中,寒门学子不过十一。
几乎全部都还是出身望族的豪绅子弟。
“你派人查后,为何会出现如此情景。”
“可是那些豪绅之家伙同官学官员,阻止寒门学子进入官学?”
“并非如此。”朱棡看向老朱,沉声说道:“爹,不同于您在朝之时。”
“大哥继位之初便在各地大办官员,去年各地粮产激增。”
“大哥不仅在各地郡县设置官学的同时,还减免了士子入学的礼金。”
“除州府官学外,地方郡县的官学不需考试,只识文断字即可入学。”
“因此即便有人想要阻止寒门学子入学,也是不能!”
相较于老朱在位时,想要进入官员必需有秀才功名,考试前十名外。
如今地方县城的官学压根就不需考试。
仅是童生便能入学。
可以说先前历朝历代,寒门一人读书,全家都要节衣缩食。
而如今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