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双方往来很低调,明面关系也没有多紧密,从商业角度看,这是非常合理的,毕竟哪家店也不愿让顾客认为,自己的实力不行。
如果正常查到古书店,张喜清并不会过多怀疑,包括何长文之前也如此,但架不住他现在,是带着预设立场的,用放大镜审视对方的所有动作。
河合正二原手下提供的其他线索,以及其他与河合正二交集多的人和事,其他弟兄去核查了,都没发现可疑及问题之处,张喜清自然也在举动不合理的书店上下了更多心思。
古书店与修复铺子,都是开办起有些年头的,且铺子存在时间更久,店主与手艺人在家庭情况上并没有疑点,都在本地娶妻生子。
像店主是续弦,手艺人则是年纪大了才挣钱讨到老婆,所以正常调查很难查到他们身上,甚至脚上的特征,都因常年累月在华而变得不怎么明显。
类似两人的情况,在团伙内并不罕见,尤其中上层,平日活动比较固定的,多数都有妻儿,为其身份提供遮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的家庭,对其所做所为肯定不知情,甚至他们也是受害者,像其中一些无意撞破或怀疑他们的家属,对方可从不留情面。
准确来说,他们内部的一遍遍清洗,所清洗掉的,就是那些心慈手软,或尚有良知者,所剩的,哪怕不狠也变狠了。
话归正题,维修铺子,算属于前铺后坊吧!老板平常会住铺里,不过家安在了城郊,院子很小,没办法住更多人。
电台,被埋在修复工作间地下的小暗格,看痕迹,应该是前段时间才挖的,另外,电台还被配了独立电源,发电装置,还颇为细心的内置在一个小磨盘内,应该与暗格是同时间所做。
至于天线,被伪装成了挂晾纸张的架子,需要时再悄悄支起来,这家伙的手确实巧,不是已经搜出了其他东西,真的很难相信这会是一个天线。
有独立电源,在固定时间,尽量不多耽搁的发送电文,结束又迅速关机并藏好,他暴露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定位无法准确锁定,没了拉闸法进一步缩小排查区域,情报处的响应也需时间,而铺里的这些隐匿手段,正常摸查几乎没有发现的可能。
铺子老板,林默并不认为他有这个能耐,在背后,很可能有行动、情报、通讯等方面的高人指点过,且对方应该了解或猜出情报处所能动用的手段,进行了针对性布置。
前二者,林默很怀疑,是藏在警方内部这个团伙某人的手笔,至于后者,有可能是团伙通讯这条线的一位高人,或来自其国内某人的支持帮助。
不过,林默倾向于二者结合,有这么一位,在无线电方面颇有造诣的能人,先是替他们搭建起了无线电通讯网,现在通讯网运作受到威胁,其又再次出手帮忙,
此人应该不在通讯网内,因为通讯网搭建的时间并不晚,那个时间,有这样能耐的,在当时的日本也不会是一般人,不大可能把这样的人框在这里。
这个人,离开了吗?林默心底冒出这个疑问,虽然时间过去已经不短,但人还真有可能没走。
此人能想到利用石磨做文章,说明他对中国至少有基本了解,而被派来做脏事,说明此人应该服务于一些见不得光的单位,且任务偏向对华。
而这一年来,日谍在情报处手中接连折损,且情报处发展迅速,通信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其前来,可能并不仅只是为其解决麻烦。
情况通报到林默这里,细细思量一番后,把他的猜测反馈回去,等队员将情况递给张喜清,却是听得他直愣神。
他正逼问着铺子老板,想确认通讯网的其他电台是否都撤了,对方不开口,正暗自心急呢!结果林队却并不纠结这些,反而提出一个他如何都不会想到的方向。
林默肯定不会纠结这问题,这些隐藏手段确实不错,但局限性也极大,用电台与在上海乃至其国内能长期开机的电台联络确实可行,毕竟对方可全天或每天的开机时间开机检索。
而他们自己内部,主要联络需求是外地与南京的沟通,他们能每天开机吗?不说全天,哪怕只是每天约定时间开机查看有无情况,用不了几天,也能将他们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