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间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早已没了最初执掌政务时的生涩。
殿内的大臣们最先察觉到动静,抬头见是段攸归来,连忙停下汇报,纷纷躬身行礼,声音整齐。
“臣等参见陛下!”
段攸摆了摆手,语气温和。
“不必多礼,继续说吧,朕也听听大唐最近的情况。”
待大臣们重新开口,他特意打断,重点询问。
“那些从农耕中脱离、进入工厂做工或搬去新聚居地的百姓,如今生活还习惯吗?”
"粮食够不够?”
“有没有人闹着要回乡下?”
这些脱产百姓是生产体系的核心,他们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装备研发与兵力补充,是他最牵挂的事之一。
听着手下大臣,有条不紊地介绍。
“回陛下,新聚居地已配齐了食堂与学堂,工厂也按工时发粮票与工钱,百姓虽有不适应,但暂无一人闹事。”
“只是部分老人念着老家的田地,我们已安排人定期去照看,还会把收成送到他们手中。”
段攸轻轻点了点头,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
他心里很清楚,眼下的管理确实还存在不少混乱。
百姓们刚从全民皆战的紧张状态中脱离,还没完全放下对战争的恐惧;
又突然被从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上抽离,投入到“按时上工、学习新技能”的全新生活模式中。
有人分不清工厂的作息时间,有人学不会机器操作,连负责管理的官员都在摸索中调整政策。
这一切的变化来得太快,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需要时间适应。
但他并不着急,这种混乱是文明转型期的必经之路,只要大方向没错,总能慢慢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