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试想。”
“倘若读书无用,谢良辰、赵平等人为何要将自家后辈送入官学?”
当下禹哥父亲也明白老朱是想借他家之事,劝学一众百姓。
微微一顿后。
禹哥父亲连忙稳定心神,尽可能让自己的声音没那么颤抖,当即冲老朱道。
“大人,能考中功名的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我等贫苦之家的孩子,可有机会考中功名?”
“自然是能!”
老朱顺着禹哥父亲的话,继续说道。
“陛下取才,不拘一格。”
“诸位可知陛下特开工试之初,中榜之人皆是民间工匠。”
“况且自古寒门多出贵子。”
“我朝大儒宋濂宋学子,幼年家中孤苦,破败闭塞。”
“然穷困潦倒坚定宋学士求学之心。”
“陛下早年,也是蒙宋学士开蒙。”
老朱虽未提及帝师二字。
可仅论学问,宋濂也绝对当的起帝师之名。
自然!
听到老朱这番话,众人也都下意识看向身旁自己的孩子。
他们虽不奢望自家孩子也能似宋濂那般,有朝一日成为天子的老师。
可即便是得个功名,那属实是光宗耀祖。
也是见火候差不多了。
禹哥父亲旋即冲老朱跪拜,高声喊道。
“小人谨遵大人教导,明日便送禹哥儿到官学读书!”
“好。”
当看到老朱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手摸了摸禹哥儿的脑袋。
一众百姓也纷纷出声,也都愿将自家孩子送入官学。
毕竟他们虽不知道老朱究竟是何种身份,可看到晋王都是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