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果真料事如神,”他喃喃自语,“那就如师尊教诲,不想了。”
何况最重要的,是珍惜所有学习机会,做好眼前事。
皇甫奉站起身,带着小兴奋备物什。
虽然他的记忆力和悟性很好,但师尊说得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知识要点,一定要及时写在纸上,供自己随时查看、反复分析。
这边,周不宣回房后,陡松一口气:幸好那天话到嘴边收住口。
玛德,差点忘了皇甫奉乃卫祎昀所救。
洗漱泡脚后躺在床上,她思绪纷繁,只觉后面还有很多事要做。
想着想着,竟迷迷糊糊睡着。
夜半,轻至无声的脚步缓缓来到床边,责叹:“怎又和衣而卧。”
脱鞋盖被时,周不宣醒来。
“这会儿风都割人脸,你乱跑什么,”她把人拽到跟前,摸摸手,“捂捂,有点儿凉。”
体内真气循环、根本不会冷的百里钊顿如春花盛开:“还不是阎奇琛回了信,急着给你送来。”
这么积极?周不宣将信将疑。
百里钊抽出一只手,取信递她:“这次真没看。”
周不宣:“……”
看了就看了,非要来个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过,待拿到厚厚信件,她才知道,百里钊没骗她。
信封是自制的,装得四四方方、鼓鼓囊囊,周不宣带着疑惑拆开严实封口,掏出刚瞧几眼,便惊道:“阎奇琛去了最南边?”
“嗯,”百里钊没等她问,便主动解释,“他说南方气候适宜种植观察,不似西北寒冷,无法育苗。”
周不宣面色复杂:“何时动身的,我竟丝毫不知晓,雷霞城五千里遥,得颠簸多少日才能到达。”
“过了收获季节就走了,事情多,忘了跟你说,”百里钊藏起坏心眼儿,“不必担忧路途安危,我让姞耀璃用飞鹰送他去的。”
周不宣:“……”
谢谢你瞒我到现在。
真周到。
百里钊被她表情逗笑,用指骨顶顶信纸:“看看都说了什么。”
周不宣只能不与她计较。
待仔细看完内容,却把最后一页折成飞鹤:“皇庄退田之事,若看不到榜样力量,你会如何做?”
“杀,”百里钊简单一个字,如聊吃饭喝茶,“找官员家中最为作恶多端的那个,无声无息见阎王。”
周不宣略加思考:“遭天谴?”
“随便怎么想,”百里钊看她一眼,“反正咱也弄不出天雷劈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