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皇帝上朝时,就有不少大臣跳出来启奏,说甄嬛母亲诰命的事。
有御史开口:“甄远道为官几年,却毫无建树,只是庸庸碌碌之徒。”
“身无寸功,却因女儿得宠就升职也就罢了,甄远道的夫人也要加封诰命。”
“若是如此,那前朝官员都不必再建功立业,只用等着女儿入宫受宠即可。”
这话说完,大臣们纷纷附议:“臣附议,年家一门两个一等公,年家夫人都还是三品诰命。”
“这甄远道一个小官,当初对大将军不敬,没有丝毫悔过之心,却凭女上位,实在可耻。”
又有大臣说:“莞嫔娘娘还未生子,就已经破例晋了嫔位。”
“这样的荣宠足以让人为之侧目,娘家再跟着一起得皇恩,怕是会让后宫不宁啊。”
众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唾沫星子都快把皇帝给淹了。
皇帝听到最后,只能开口:“行了,此事朕意已决。”
“朕也不曾想过只加封莞嫔的母家,皇后和华妃的母家,朕早就想好要一起加封。”
“都散了。”
下朝后,皇帝召来了夏刈。
皇帝问道:“昨夜年府有什么动静?”
夏刈回话:“回皇上的话,奴才奉命盯着年家里外,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皇帝以为自己想错了,让夏刈退下后,叫来了皇后。
皇后听说皇帝要加封自己的生母,当然很是高兴。
又听说华妃的生母也要被加封,皇后又开口拦:“华妃若是贵妃,给她的生母加封也无可厚非。”
皇帝不想听,抬手制止:“皇后不必说了,朕只是通知你一声。”
给甄嬛母亲加封诰命,皇后是一声不吭,这个时候拦皇帝,皇帝只觉得皇后没眼色。
前朝都吵成那样了,皇帝再不给华妃的母亲加诰命,那年羹尧谁知道怎么想。
午后,华妃晋贵妃,曹琴默晋贤嫔的圣旨,分别送进翊坤宫和启祥宫。
碎玉轩里,甄嬛正跟方淳意坐着说话。
小允子跑进来报信:“娘娘,华妃和曹琴默都晋了位分。”
甄嬛正看着书,闻言手里的书掉到了地上。
浣碧上前拾起书,拿书敲了小允子脑袋一下:“她们晋位是什么好事不成,巴巴的来报给娘娘,也不怕娘娘不高兴。”
小允子看到甄嬛脸色不好,赔起不是:“奴才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