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主量子纠缠血灵珠,心中不禁有些期待。
如果瞬间移动能力能够突破奇门遁甲的束缚,那么以后就算遇到这种阵法,也不用害怕了。
王阳明却泼了一盆冷水:“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旦进入奇门遁甲阵中,阵法的能量就会干扰你的感知系统,让你对空间距离产生错误的判断。比如说,你本来想通过瞬间移动转移到三百米外的安全区域,可在阵法的干扰下,你实际只移动了三十米,却误以为自己已经移动了三百米,这样一来,你依旧被困在阵法之中,无法逃脱。而且,阵法的能量还会干扰量子纠缠血灵珠的能量波动,让瞬间移动的成功率大幅降低,甚至可能导致能力失效。”
张其金心中一沉,没想到奇门遁甲竟然如此厉害,连瞬间移动这种逆天能力都能克制。
他忽然想起自己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内容,于是问道:“导师,我在历史书上看到过,奇门遁甲在大明王朝的时候,就被徐达破过,那你也应该知道破阵之法吧?”
张其金之所以这么问,不仅是出于好奇,更重要的是为了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
他很清楚,自己与刘赫杰之间的联盟只是暂时的,一旦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很可能会反目成仇。
到时候,刘赫杰很可能会用奇门遁甲来对付自己,所以他必须提前了解破阵之法,做好防备。
王阳明却有些惭愧地说道:“抱歉,智者。奇门遁甲的破解之法,我虽然曾经研究过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至于徐达能够破解八门阵法,据史料记载,是因为他在梦中得到了九天玄女的指点,才找到了破阵的关键。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破解之法,根本无法复制,也无法通过研究掌握。”
张其金这才明白,原来徐达破阵还有这样的渊源。
他忽然想起了历代关于九天玄女授天书的传说!
话说战国时期,孙膑师从鬼谷子先生,得到三卷天书、八门通法、六甲灵文。
秦末时期,张良在圯桥之上为黄石公进履,得到黄石公传授的六卷天书;三国时期,诸葛亮也得到过六卷天书,并按照奇门遁甲之法在鱼复平沙之上设置了八阵图。
甚至在《水浒传》中,也有九天玄女授予宋江三卷天书的故事,书中记载:“宋江被人追之甚急,逃到还道村一座古庙里,藏身神厨之中,有青衣童子引见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授宋江三卷天书,说:‘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
这些传说虽然充满了神秘色彩,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奇门遁甲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张其金很清楚,所谓的“天书”其实是不存在的,这些传说只不过是古人对奇门遁甲这种神秘阵法的一种美化和神化,只能当作小说家言来看,不能当真。
王阳明继续说道:“奇门遁甲与太乙数、六壬术等一样,都属于古代的术数之学,相传是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东汉顺帝时期创立的。这些术数之学常常被道士们用来显示自己的道行高深,所以在民间,也有人将这类术数称为‘左道旁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奇门遁甲在军事上确实有着极高的价值,历代很多着名的军事家都曾运用奇门遁甲在战场上取得过辉煌的战绩,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
张其金对诸葛亮的八阵图也有所了解,他记得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经在文章中写道:“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桓温征谯纵,见之曰:‘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识。我尝过之,自山上俯视百丈余,凡八行,为六十四垒。绝正圆,不见凹凸处,如日中盖。予就视,皆卵石,漫漫不可辨,甚可怪也。”
从苏轼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八阵图的布局极为精妙,即便是在诸葛亮去世八百多年后,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对八阵图有着更为详细的描述。
陆逊引得胜之兵追击蜀军,忽见前面一阵杀气冲天而起,料有伏兵,令人打探,回报江边仅有乱石八九十堆,并无人马。
陆逊找当地人询问,回答说:“此处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
陆逊见此阵四面八方皆有门户,便直入阵中观看,日暮时分才想出来,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丫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
陆逊无路可出,惊呼“我中诸葛亮之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