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之后,又是国产的大飞机!
之后的火箭与潜艇,更是让老年宋应星看得啧啧称奇。
最后说出了一句:“上天入海,巧手夺天工!”
此时郑毅再次开口询问:“先生,您还想看点什么?”
“我还想看看三百多年后的【乃粒】!”宋应星想都没想的直接回答。
“乃粒”为《天工开物》只开篇,写的是如何种粮食。
“珠玉”为十八篇之最末。
所以才有上述的“贵五谷而贱金玉”。
“早就猜到了!请!”郑毅侧身,为宋应星让出的道路。
此时随着宋应星走过光桥,桥的另一头也开始有了光亮。
当画面彻底清晰的时候,两人已经来到了袁爷爷的那片试验田。。
“袁爷爷的稻田?”
“这是要让宋应星与袁爷爷会面吗?”
“这。。”
“。。。”
一时间弹幕流转,显然已经有人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了。
这个身躯有些佝偻的老人,看到面前的水稻之后,眼睛已经移不开了。
只因为这里水稻比他当时种植的还要大,还要高,谷粒还要更加的饱满!
“这。。”看着眼前的一幕,宋应星有些语塞。
“这是位姓袁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第三代双季稻!目前正在努力突破亩产3000斤!”
郑毅上前为宋应星解惑。
“三千斤?”宋应星不敢置信的看着郑毅。
“我们那个时候亩产五六百斤就已经算高产了!这位姓袁的科学家,了不起!”
宋应星露出了钦佩的神色。
此时饰演袁爷爷的演员登场了,他的身边还跟着几名学生。
不过此时登场的袁爷爷已经变成了老年的模样。。
“袁老师,您慢点走,您昨天刚领了奖,今天怎么就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