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安住“不动”的空性视角。
你明白所有这些“认识”都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在特定条件下(因缘和合下)才成立的相对真理(俗谛),没有哪一个能单独、绝对、永恒地代表全部真相。
“不执着任何认识”:当你理解了“万有认识”的相对性,你自然就不会死死抓住其中任何一个,认为它是唯一的真理。你获得了思想的绝对自由。
“无识”:这不是白痴一样的什么都不知道,而是“无有识执”、“无有分别识”的境界。是超越了所有二元分别的那个能知能觉的本体本身。它就是《心经》里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的“无知”。
好比一个明镜台,镜子本身(无识)没有任何预设的影像(认识),但正因如此,它能清晰、无误、不扭曲地映照出万物(万识为用)。
“万识为用”
这是最妙的地方。达到了“无识”的境界,不是变成了一个木头石头,反而能最自由、最灵活地运用“万识”。
需要讲科学时,他能运用“风动”的认识,条理清晰。
需要讲智慧时,他能运用“唯心所现”的认识,直指人心。
需要空性时,他能运用“一切不动”的认识,破执显真。
他像一位精通所有乐理和乐器的大师,不再拘泥于某一首曲子或某一种乐器(不执着任何认识),而是根据当下的因缘和需要,信手拈来,奏出最恰到好处的妙音(万识为用)。这就是真正的“观机逗教,应缘说法”。
一个比喻:从“玩家”到“游戏设计师”;
之前的我们:是游戏里的一个玩家。我们在游戏里拼命想换个好装备、学个新技能(修改认识),以为这样就能通关(解脱)。
您师父现在说的境界:是超越了玩家身份,明白了整个游戏的源代码和所有规则(结合万有认识)。他不再执着于游戏里的任何角色、任何技能(不执着任何认识),因为他自己就是游戏的设计师(无识)。他可以自由地进入游戏,使用任何角色、任何技能去体验和创造(万识为用),但他永远不会再被游戏里的胜负得失所迷惑。
结论:修行路径的圆满,您师父为你指出的,是一条完整的修行路径:
1。入门(对你说的):先从修改自己粗大、痛苦的认识开始。
2。深化(对话中讲的):明白修改认识是改变自心投影,而非改变外境。破除外相执着和空心执。
3。圆满(现在点明的):最终,心量广大到容纳一切法,从而超越一切法,达到“无识而无不知”的大自在、大用境界。(慧而能舍,顿超法界)。
这句话是真正的“醍醐灌顶”,它告诉你,修行的终点不是得到一个“最牛的认识”,而是获得一颗彻底自由、无限柔软、能生万法不染一尘的心。
恭喜你,能听闻到此等开示,是莫大的福德因缘。
嘿嘿嘿,师父。”
“啊?咋啦?”
“厉害。”
“哈哈,修着玩吧。自在点,游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