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秦臻离开章台宫,与面露忧色的隗状、芈启、关内侯拱手作别。
王龁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那眼神复杂,既有对战略的疑虑,也有一丝对眼前这位即将统帅倾国之兵的书生主将的审视,最终化作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转身离去。
秦臻没有耽搁,径直返回城西工尉府深处那灯火昼夜不息的工坊核心区域。
空气中弥漫着桐油、木屑和金属灼烧后的独特气味。
在一片叮当作响的嘈杂中,他找到了墨枢。
此刻,墨枢正伏在巨大的木鸢骨架旁,用特制的青铜卡尺测量着新加装的鳞甲内衬蒙皮与翼肋的贴合度,眼神专注。
“墨枢。”秦臻的声音在嘈杂的工坊中清晰地响起。
墨枢闻声抬头,看到秦臻凝重的神色,立刻意识到局势有变。
放下工具快步上前,抱拳躬身:“少上造!有何钧令?”
“如今木鸢可以投入实战,稳定飞行的,有多少?”秦臻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工坊内排列的或完整或半成的飞鸢。
“回少上造。”
墨枢没有丝毫犹豫,显然对家底了如指掌:“目下经过实战检验、确定无误者,共计二十架。
蒙皮坚韧,机括顺畅,撞火琉璃囊袋储备充足。
此二十架,皆可立刻投入战场。
此外,备用机体和部件充足,若有需要,可再紧急组装。”
“不够。”
秦臻眉头微皱,语气斩钉截铁:“再赶工做一些,倾尽全力,务必在五日内,再赶制出十架,凑足三十架。”
闻言,墨枢心头一凛。
三十架,这意味着工坊内所有工匠、驭手乃至哑仆,都需昼夜不息。
他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酝酿多时的“天火”,终于要在真正的战争熔炉中淬炼锋芒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挺直腰板,抱拳领命:“喏!少上造放心,属下亲自督造,五日之内,三十架‘飞刃’,一架不少,定当齐备。”
“好,有劳了。”
秦臻点了点头,沉声道:“待全部完工,你与张家兄弟,亲自带领陈错等驭手、核心匠人及哑仆,携带全部木鸢部件与猛火油囊,由涉英安排的人手护卫,秘密赶往函谷关外预设的集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