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十分的尴尬,他之前修书给徐庶,但徐庶并没有给他回复。
今日刘备给了刘封一个破虏将军之后就没有下文,整个势力的文武都知道刘封没有任何的希望,对刘封是敬而远之。
刘封现在真的害怕徐庶也离自己而去,那样的话,刘封日后真的是举步维艰了。
徐庶现在就是刘封最后的希望了。
而徐庶也在考虑着要不要给刘封指出一条活路。
明眼人都看出刘备已经不把刘封放在心上了,徐庶要是继续为刘封谋划,会让自己陷入两难之地。
不过早就反叛的徐庶发现这次是让刘封对刘备离心离德的最好时机。
于是徐庶命人将刘封给请了进来。
徐庶正坐在书房内煮茶,见刘封面带愁容,便笑着招手:“大公子来了?快坐,尝尝我新煮的茶。”
刘封坐在案前,看着杯中碧绿的茶汤,却毫无饮茶的心思,开门见山道:“先生,您也看到了,父王称王之后,府中诸人皆对我避之不及,父王也对我日渐冷淡。”
“我如今就像个多余的人,再这样下去,恐怕……恐怕连性命都难保。您帮帮我,我该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庶是没想到刘封如此急躁,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端起一碗茶,说道:“不急。喝茶!”
刘封愣了一下,但还是耐着心思喝了几口。
“滋味如何?”徐庶淡淡地问道。
“好茶,就是有点烫。”刘封如实相告。
“哈哈哈!然也!心急如焚,岂能不被所伤?”徐庶大笑了起来。
刘封有点明白,徐庶是在告诫刘封,不能太过着急。
于是刘封拱手请问道:“还请先生指教。”
徐庶放下茶盏,目光温和地看着刘封,缓缓道:“公子可知晋文公故事?”
刘封有点不解了,问道:“未曾。”
徐庶就知道刘封这厮平时没怎么读书,连晋文公重耳的事迹都没有听说。
于是徐庶向刘封介绍道:“昔年晋国国君宠信妖妇,废长立幼,诛杀太子,重耳遭到迫害,被迫流亡在外,这一流亡,便是十九年。”
“他曾寄人篱下,被曹国君主羞辱;也曾忍饥挨饿,险些饿死在路上;甚至连身边的侍从,都有过背叛他的念头。可他从未放弃,无论处境多艰难,始终记得自己是晋国公子,始终心怀归国兴邦之志。”
“后来,晋国内乱平息,他得以回国,凭借多年流亡积累的见识与威望,整顿朝政,发展国力,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让晋国称霸诸侯。”
刘封还不算太笨。徐庶说的晋文公故事,和自己现在的处境很是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