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朱元璋得知后,差点动手砍了他,要不是马皇后的劝说,估计朱文正直接人头落地了。
饶是如此,朱文正最后也是被软禁了起来,最后郁郁而终。
让大明帝国损失了一名顶级的帅才。
而现在——
由于多了剑圣长虹的加入。
并且是以帝师的身份,劝说朱元璋要赏罚分明,就算是自己的亲属,也不必避嫌,只要立功就要赏!
毕竟,谁要是觉得不服气的话,也可以尝试带着四万兵马,去抵御住敌人六十万大军整整八十五日的疯狂进攻,能够做到再来说话,不能做到就别哔哔。
所以。
在朱文正立功归来之后,老朱同志也是不吝封赏。
所以朱文正这个侄子,迄今为止都没有二心,有荣华富贵享受,赏罚分明,脑子抽了才选择闹脾气,现在也是一直安安稳稳的活着。
并且地位与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明开国名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现在。
朱文正的官职是——
大都督府,都督同知,官职从一品!
身为大明帝国的重臣,更是老朱同志的亲侄子,信任度自然是蹭蹭上涨,所以护送太子朱标的任务,也是交到了他的肩膀上。
就在老朱同志正处于发呆状态的时候。
下面的某个看起来年纪一大把的老文臣,也在滔滔不绝的说教着。
“陛下!”
“如今的山东布政使司,可谓是人间地狱。”
“由于旱灾粮荒的问题,粮食价格几乎都是每天一个价格,老臣听闻那边的粮价,已经到达了平日里的二十倍,甚至还在不断往上涨着,这是要把百姓们往死里逼啊!”
“现在的百姓们,承蒙圣恩,或许尚且还可以忍受,但是等到饿死的人数继续上涨。”
“难保不会人心浮动,生出叛逆之心啊。”
“到时候——”
“纲常不存,易子相食,我大明建立之初便遭遇此等祸事,还请陛下请罪于上苍,下达罪己诏。”
“。。。。。。。。。。”
这名七老八十的老文臣,说起话来,可谓是一套接一套的。
不过,他明显不是站在皇帝这边说话的。
山东布政使司是遭遇了旱灾没错,但是之前存下来的粮食可不少,勉强度过灾年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然而绝大多数的粮食都是集中在了地主豪强的手中,他们最喜欢发的就是国难财了,就喜欢碰见这种灾年,然后好好大捞一笔。
而身为士绅阶级的这名老文臣,自然也不会去点明他们的这种做法。
选择将所有的过错全部归功于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