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战国七雄201 > 非不喜请跳过后面有1章 晚唐五代北宋杂谈(第3页)

非不喜请跳过后面有1章 晚唐五代北宋杂谈(第3页)

同样的地方割据,周朝的诸侯就没有这种烦恼。

周朝的礼制对于地方势力的继承权有明确的规定。世代传承下来,权力十分稳固。

就算是“曲沃代翼”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也是自家人打成一团,什么时候也轮不到一个外姓。

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之前,谁敢这么干就等着被国内国外诸多势力一起解决吧。

晚唐的藩镇又是个啥情况,士兵们干死大哥,拥立个新人上去,然后请中央认可。

朝廷能怎么办?不承认就得开打,虚弱至极的中央政府哪来的钱财去开片?咋整,捏着鼻子认呗。

而且其中未必没有你们藩镇内乱越厉害,我中央政府才更放心的意思在里面。

而藩镇这边,新上任的节度使会把之前拥立他的闹事牙兵给噶了防止后人效仿吗?

也不是没干过,但为数不多。而且即便以儆效尤,也只是挑几个刺头,不敢铺开了来。

你一个士卒拥立上去的BOSS能有多大威望啊,玩株连不是找死?

结果就是骄兵悍将一次次搞事情却并没有受到多大惩罚。

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心理负担?不满意就闹事呗。

以至于到后来,节度使的职位都成了个烫手山芋,不是野心大的主接都不敢接,甚或是直接被逼着坐上这位子,敢不上位,一刀剁了。

史宪诚、何全皞、乐从训珠玉在前,哪个还敢在这种军事民主的氛围内妄图获得无限的权利?

如果魏博镇处在离中原几十一百多公里的一个大岛上,又发现了个物产丰富的新大陆,那桀骜不驯的魏博武夫估计很乐意为了更多的财富征伐四方、联络贸易。

后面说不定还能催生出一批资产新贵,搞个《大宪章》、《权利法案》啥的,当然,也可能走上波兰那种过度民主的邪路。

但大唐帝国的魏博镇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四战之地,自保有余,向外扩张?对不起,不感兴趣。

为啥,没有利益啊。

唐初府兵立功,可以授勋官,得田地,魏博可没这条件。

田地?早就分光了。勋官?得个虚名也是在镇里头打转。

而且外战准备打谁?打朝廷那是捅马蜂窝,打藩镇,周围没有一个善茬,花费大把的钱粮也未必能打下一座城池,得不偿失。

所以魏博镇向来是外战外行,内线作战则发挥超常,让敌人头疼不已。

这个时候的河朔藩镇都忙着安抚自家的兵大爷,也没什么兴趣去学安禄山搞一把大的了,朝廷也乐得安生。

接下来的几十年,整个大唐总体上还算和谐。但是危机总是在慢慢酝酿。

虽然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晚唐的史料远不如明清那般详实,但是历史进程嘛,总是可以猜测出大致的发展脉络。

参照最后两个王朝的兴平衰亡,可以想见,中晚唐时期,随着人口增长,人均土地越来越少,民众逐渐不堪重负,最后落第书生黄巢举起大旗,转战万里,直逼潼关。

曾经挽救大唐于危亡之中的神策军再次受命,却一触即溃,沦为笑柄。

后世总结原因时,总是说是因为过于优厚的待遇把这支虎狼之师养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