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笑了,我就是咱集团一位普通工友,您想看什么,我带您转转。”
“第一模块目前的进度,还有对应的宇航服。”
第五晓峰介绍道:“第一模块差不多还有半年就能完成,测试气密性还需要三个月。”
“您往这边看,按照规划设计,三十六重天第一模块是轨道舱性质的舱体,主要用于工作留轨。”
第一模块轨道工作舱是龙夏航天员在太空的主要生活和工作场所,集初期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与龙夏神舟飞船轨道舱的圆柱体不同,三十六重天的第一模块舱体是长方体。
总长度为12米,最大直径6米。
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为空间站第一模块提供电力。
尾部还有8组微缩龙翼推进发动机,用于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
巨龙钢铁集团的超大型空间站命名是三十六重天,但不是真的由三十六个模块组成。
按照陆慎为构想,最多发射8次24个模块单元就能完全成型。
“密闭合金门板也是特制的,我们计划第一模块发射升空后单独飞行两个月时间。”
“完成气密试验、水循环、空气循环试验之后,再对接第二模块。”
陆慎为打断道:“这么一来,时间上不是就拖慢了吗。”
“是的总裁,为了安全考虑,后续模块的对接拼装只能延后。”
第五晓峰解释道:“前三模块只要拼装完毕,后续的都是附加模块,不影响三十六重天空间站整体功能。”
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是传统空间站的核心三大单元。
巨龙钢铁集团的头三次发射,就是投送核心单元进入太空。
之后则是附加单元,附加单元的种类比较多。
当然,陆慎为最关心的则是附加武器模块。
算算时间,天基轨道激光炮与轨道电磁炮差不多也是同时间研发完毕。
激光炮还要比轨道电磁炮更快些,明年年中就会有大进展。
搭载在三十六重天超级空间站上,也能以防不测。
万一哪个国家真不长眼,要试试三十六重天的成色,正好给他一电炮!
还有农业种植研究单元、太空禽畜养殖单元、太空矿产研究单元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