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南昭的坚韧,也让他动容。
路过一座小镇时,他看见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妇孺在修补城墙。
经过一片田野,发现农民们冒着风雪在抢收仅存的冬麦。
甚至在一处被焚毁大半的县城里,学堂的先生依然在断壁残垣间教孩子们识字…
"快了…"
易年望着南方天际,喃喃自语。
越靠近南昭腹地,气温越发温和。
有些向阳的山坡上,积雪已经融化,露出下面嫩绿的草芽。
这让他稍稍安心,至少可以确定,这场席卷大陆的严寒只是天灾,而非姜家的阴谋。
天灾终会过去,可人心若散了,才是真正的灾难。
三日后,永安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座南昭最南端的大城,城墙高达十丈,通体用青灰色巨石垒砌,巍峨如山岳。
城头上旌旗招展,守军盔明甲亮,与一路所见的残破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坐落于南昭最南端的"天堑峡"隘口,两侧是高达千丈的绝壁,如两柄利剑直插云霄。
城墙依山而建,通体用南昭特产的"青岗岩"垒砌。
这种石头坚硬如铁,经过特殊处理后更是刀剑难伤。
作为南昭抵御南屿妖族的第一道屏障,永安城的设计处处体现着军事智慧。
城墙呈锯齿状,每隔百步就有一座箭楼。
护城河引的是地下暗河,寒冬也不结冰。
城门采用三重设计,最外层的铁闸重达万斤,需要二十名壮汉才能推动。
更绝的是城后的"飞猿道",一条开凿在绝壁上的狭窄栈道,必要时可成为运送补给的秘密通道。
易年站在城外的山岗上,远远望去。
城内炊烟袅袅,街巷纵横如棋盘。
虽是寒冬,但南方的气候温和,不少店铺门前还摆着绿植。
主街上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
"刚出锅的糍粑——"
"新打的皮子,保暖又结实!"
"磨剪子嘞——戗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