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大明1805 > 第六一二章 社会经济基础和新时代的文化倾向(第3页)

第六一二章 社会经济基础和新时代的文化倾向(第3页)

“就和古代士人比拼诗词曲赋一样……

  “大众百姓已经开始普遍产生更高级别的需求,也就是取得成就并获得社会认可的需求。

“这种简单的民间艺术创造,让人获得社会认可的难度,降低很多个层级。

“虽然出现了少数哗众取宠者,但是朝廷的引导和管理很到位。

“父皇的指点更让朝廷规避了大量的负面影响。”

大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科技和工业发展长期处于严重偏科状态。

在地域和门类上也不均衡。

因为朱靖垣这个引导者本来就不是全知全能,对于行业的指引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最初主要是拉着钢铁、军事、化工、半导体等关键行业迅速向前。

这些产业首先爆发出了远超正常时代的发展速度。

然后它们再去带动其他的相关产业,带着受到间接影响的产业,加快各自的发展速度。

最近的二十年,尖端产业当然还在继续发展。

但是技术密度越来越高,前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难以直接普及。

除了微处理器等少数产业外,与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这就让其他常规工业逐步追了上来。

直到大公三十年代的时候,才真正实现了全天下的普遍工业化。

就算是北殷洲和西墨洲,也有了大量的常规工厂和商行,能够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产品。

大明现在工业品的供应数量是异常充沛,产品类型相对丰富,价格也颇为低廉。

现在全天下都是统一的市场,没有出口导致的外来货币冲击。

大明也不重视甚至压制金融产业。

没有全面的自由的证券交易市场,不鼓励也不支持发展各种借贷产业。

大明的工厂和商行无法获得超过注册股本的贷款和订单。

工厂和商行有多少资产才能去做多大的生意。

禁止和打击任何形式的金融杠杆。

所有人要赚钱,就只能搞实体工厂和商行,而不能炒作金融产品。

保险行业都不对民间开放。

这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在朱靖垣前世的人看来,肯定是严重限制经济发展的。

没有自由的民间投资的驱动,各种产业怎么建设和发展起来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