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夫纳家族在这里开发了钻石矿,建设了一个小规模的纺织厂,还有一座居住的庄园。
小镇周围都是沙漠矿区以及无人的荒野。
如果不是通过海上航线过来,这里可以算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理查德·格罗夫纳到了这里之后,首先跟负责这里的产业管理的经理和管家见面。
在自己家的庄园里面,在天竺女仆的服侍下,查看家族产业的账目,清点比较重要的仓库。
战争影响了家族的生意,但不全是坏消息。
在英国扩军的过程中,自己家工厂的纺织产品也是军需品。
由于大明始终掌控着制海权,所以通往本土和美利坚的航路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总体的经营状况可以算是良好的。
理查德查完了生意,就开始实施自己另外的计划了。
重新装修庄园,把可能是明式风格的设施都除去,改用纯正的欧罗巴设计。
重新制定庄园内的礼仪规则,从吃喝拉撒到行走坐卧全部有规范,用符合自己地位的纯粹欧罗巴宫廷礼仪。
给庄园里面的所有人更换服装,包括自己的家人和所有的仆人,必须采用纯正的欧罗巴的服装。
进一步给矿上和工厂的管事也全部更换服装,同时纠正他们的礼仪和生活习惯。
理查德·格罗夫纳就是在英国本土主动明化过程中出现的保守派。
但是,理查德虽然是贵族出身,自己爷爷辈就受封伯爵了,但是对于很多礼仪却不甚了了。
他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不清楚具体的细节。
比如说抚胸躬身致意,他自己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是理所当然的动作。
但是要让他告诉别人,具体应该躬身多少度,手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手掌应该是什么姿势。
他脑子里面反而是一片空白。
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的事情,一下子说不出来具体标准。
理查德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让他本来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反而变得别扭了起来。
不过跟自己的贴身仆人讨论了几次,同时不断地重复动作确认尺度,这样别扭的时间长了也就慢慢适应了。
他重新拟定出了一份自己认可的礼仪规范,将各种礼仪动作的标准确定了下来。
与此同时,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了服装选择过程中。
理查德刚满十岁的时候,朱靖垣设计的新式服装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理查德从小就穿的这种风格的衣服。
泰西战争结束之前,整个贵族阶层和精英阶层,也都流行这种风格的衣服。
主要还是真的更加方便和舒适,适合工业化之后不断加速的生活节奏,才能够在各个阶层快速的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