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微芯的掌柜打开了一台计算机,给朱迪钚展示了这种小型计算机的功能和用法。
计算机的参数不重要,但掌柜还是先说了一下。
这代计算机的代号是十六甲。
使用十六二芯片,每秒计算速度一百万次。
台账容量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字,相当于运行内存64k。
底账容量三万两千七百六十八字,相当于只读内存32k。
库容量一千六百七十七万字,相当于硬盘容量16m。
这台计算机的基本参数,与五年前的三型通用硅晶计算机器完全一致。
但是五年前的那套三型计算机体型,是占满一面墙的好几个大型机柜组成的。
现在这台十六甲型计算机,只有一个小柜子的大小。
原本要占用几个大柜子的硬盘,现在都已经小型化之后塞进机箱了。
这个长宽一米的机箱可以放在一个办公桌旁边,显示器和键盘可以放在办公桌上面。
但是,这台计算机和原有的大型计算机差距最大的地方,还是这台个人计算机的全新的操作方法。
十六甲拥有基本的图形操作界面。
还有配合图形界面而新设计的输入设备——鼠标。
也就是那个拖着线缆的盒子,它可以通过底部的滚轮与桌面摩擦滚动,从而在显示器上移动指针位置。
通过上面的两个按键点击,实现选择和确认的功能。
这个东西是按照大公陛下的指示做出来的,当时就被大公陛下直接命名为鼠标了。
确实是恰如其分的名字,本身像个拖着尾巴的老鼠,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移动和确认的光标。
在此基础上,这里的计算机还接上了调试中的“大明计算机器与数据互联线路网”系统。
简称“大明互联网”。
这个系统将使用特制的线缆,把大明主要的计算机器中心连接起来,让他们可以彼此交换数据甚至协同工作。
它将于个人计算机一同完成最终的功能测试。
这东西显然就是后世的互联网。
这个东西现在的全名,在朱迪钚在内的本地人看来稍微有点抽象,但是却很容易理解。
就是它的实际功能的总结。
在现代人看来当然也有点抽象,不过简称一下瞬间就能理解了。
了解和体验这一切的朱迪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就像是1979年的时候,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体验施乐公司的alto电脑的时候一样。
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的配合给了乔布斯极大的震撼。
乔布斯回到公司之后,很快就决定要把这套设计学过来,应用到自己的苹果电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