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班级是二十个人以下的小班,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年级划分制度。
按照学生天赋和学习速度,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级别。
将亲王子女们学习的相同知识,从低到高排列起来分班教授给他们。
伯爵以下爵位的孩子,通过学校的结业考试,再到军队服役三年,就有资格不降级继承爵位了。
伯爵及以上爵位的孩子,除了需要服役三年之外,还要参加不同长度的施政实训。
伯爵三年,侯爵六年,公爵九年。
不过他们的实训与皇子和皇孙的不同,不一定要直接在衙门里面担任主要官员。
在军队里面作为军官继续服役也行。
在皇室财团、皇庄集团、大明财团、新产业集团等四个产业集团工作也行。
他们也不会和皇子一样两年升迁,而是和正常的吏员、官员、管事、军官一样,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做考核。
皇子需要担任有决策权的管理人员,通常是各级部门的常务副职,从低到高层层升迁考核。
其他人则不需要担任决策者,只需要在对应级别的岗位内任职,最终掌握对应部门运作逻辑就行了。
如果本人表现出众,能够竞争获得了管理岗位,那就算是加分项,也是他未来的任职发展方向。
伯爵要到州县衙门,或者相同级别的厂商,或者担任千户所级军官,工作或者服役三年。
侯爵在伯爵的基础上,再加上府级衙门或者厂商,或者担任三千营级军官,持续三年。
公爵在侯爵的基础上,再加省级衙门或者厂商,或者担任万户卫级军官,持续三年。
再加上基本的三年服役时间,公爵子孙要不降级继承爵位,至少在衙门、厂商、军队里面打熬十二年。
家里没有爵位的孩子就简单了,通过学校的结业考试之后,就会被分配出去工作。
可能是直接进入皇庄、皇室财团、新产业集团当基层工作人员。
也可能是直接进入朝廷各级衙门机构,从基层吏员做起。
也有可能进入军队当基层军官,或者是当督军。
按照世祖皇帝制定的规则,皇明宗学的山长由远支亲王中学识渊博着担任。
大部分时候都是周王。
世祖皇帝当时就说过,哪怕是从太祖时代算起,周王一系大部分时候都各支亲王中最靠谱的。
崇祯朝最危急的时候,李自成率众围攻开封府,周王知道主动以家财犒赏守军。
最终开封城始终没有被李自成攻下来,直到黄河决口拆被淹没。
世祖皇帝之后,周王一系更加努力的维持这个人设,无论谁当周王都专心研究学问。
周王也是太祖时分封的,对成祖系而言是绝对远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