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欧罗巴海军条约签订之后,大明就始终保持着每年开工八艘主力舰的速度,以应对欧罗巴各国的造舰计划。
“倒是最近这两年,欧罗巴各国的造舰陆续停止,大明的造舰速度也稍微放慢了一些……
“主力舰的建设周期是三年,现在船厂里面只有十六艘主力舰,而不是二十四艘,说明速度已经放缓了。”
威廉三世其实知道这些信息,这都是基本公开的消息。
但是如此直观的面对的时候,威廉三世仍然忍不住有些失态。
欧罗巴海军条约规定,每个泰西国家都只能建设三十二万吨的主力舰,也就是八艘四万吨的高速战列舰。
大明这边……却是每年建设八艘,而且吨位还更大,平均每艘六万吨。
虽然条约有规定,给了所有国家相同的份额,但是除了英、法、西、普、露这几个主要国家,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能力用完三十二万吨的主力舰份额。
大明是每年都能造出一个泰西主要国家的主力舰份额还有很大的余量。
这样几年下来,大明海军的战舰数量和单舰规模,都已经超过了整个泰西大陆的所有国家。
威廉三世看着自己的儿子,咨询和确认式的追问:
“威廉,你跟随大明皇帝多年,应该是我们普鲁士人中最了解大明皇帝的人。
“按照你的理解,大明皇帝掌握着这么强大的力量,为什么没有动武直接吞并剩余的独立国家呢?”
威廉王子有些尴尬的耸了耸肩:
“按照我的理解,皇帝陛下的目的应该很简单,就是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压制、引导、渗透,让欧罗巴诸国慢慢失去独立性。
“最终不得不事实上融入大明市场,或者更加直接主动公开的加入大明帝国联邦,成为内部的藩属国。”
“事实上,皇帝陛下这些年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这些年的世界局势也符合陛下的预料。
“泰西欧罗巴诸国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在皇帝陛下的意料之中的。
“按照陛下的理论,只要是朝廷放任商业不受控制的发展,最终都会出现现在这种结果。
“现在局势最困难的几个国家想要走出这种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面采用制度,同时直接向大明寻求帮助。
“一旦成为大明的藩属国,目前的种种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威廉三世听了之后稍作沉吟:
“你的意思是说,大明皇帝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追求不去使用战争手段。
“那么只要其他国家不投降,也不主动对大明动用武力,那大明也就不会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吗?
“不过更关键的是,处于战争之中的两个国家,弱势的一方选择投靠大明的时候,大明会怎么选?
“会不会接着这个机会,直接作为投靠方的宗主国,加入原有两国的战争?”
格奈森瑙听着威廉三世的问题,也是颇为好奇的一起看向了威廉王子,等待王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