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多的原料,想要更广阔的市场,想要更便利的交通。
想要减少身上的枷锁,想要更多的权力。
也许有生之年,他都看不到这个集团的质变,但量变已经开始了。
《周易?乾?彖》有云: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所以,有这六件工具在手,宇文温信心十足。
。。。。。。
马车缓缓停下,宇文温下了马车,发现自己已在皇宫内、乾阳殿前。
总领禁卫的小司马史万岁,统领禁军的武伯来护儿,统领侍卫的宫伯宇文十五,面带激动之色,躬身向他行礼。
其他禁卫将领,同样激动万分的向他行礼,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看着一张张笑脸,宇文温点点头,按剑前行,拾阶而上,两侧站立的禁军士兵,向他低头行礼。
距离越来越近,沐浴着阳光的宇文温,呼吸有些急促,
来到殿门,随着一声“豳王驾到!!”他昂首而入。
殿内,六官公卿已等候多时,见他入内,纷纷行礼。
年轻的太后、年幼的天子站在一旁,母子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上首阶前,两名官员捧着金册、皇帝印绶,等着宇文温的到来,司服等官,手捧天子冕服,在一旁恭候。
受禅,应该筑受禅台,让天子捧着玉玺交给自己,但宇文温不需要,因为天子年幼,捧着个沉甸甸的玉玺都捧不稳,无法在寒风凛冽的高台上久站。
所以,他只需要在乾阳殿内,在六官公卿见证下受禅即可。
春官大宗伯,亲自宣读禅位诏书,诏书用词华丽,读音抑扬顿挫。
呢喃声中,年幼的天子看着他,满是好奇,不到四岁的孩童,根本就不知道现在进行的事情意味着什么。
他看着天子,面色平静。
不知过了多久,诏书宣告完毕,面色苍白的太后,小心翼翼从春官大宗伯手中接过传国玉玺、神玺,依次交到宇文温手中。
宇文温接过神玺及传国玉玺,只觉有千钧之重。
天子有八玺,神玺、传国玉玺宝而不用,神玺明受之于天,传国玺明受之于运,此时,天、运及金册、皇帝印绶已入他手。
那一瞬间,宇文温心中忽然变得平静。
感受不到心跳,感受不到呼吸,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宛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那样,宁静之中,似乎有一种情绪正在酝酿。
受命已毕,宇文温转身,接受六官公卿拜贺,处之泰然。
太后带着逊位天子离开,不日便要前往黄州西阳。
太后背影萧瑟,而小家伙还不忘回过头,看着“冰王”,笑眯眯的摆了摆手。
宇文温笑了笑,向小家伙摆了摆手。
六官公卿随即告退,转往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