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宇文温问吴正,最近一段时间士兵们在家书里,有没有说起什么事情,譬如忽然说很快就能回家之类的“好消息”,而对方的回答,让他心中一动。
吴正说,确实有士兵口述家书内容时,说很快就能随军北返,想来回家指日可待,不止一个士兵是这么说,而且是不同隶属的士兵,都有这么说过。
当然,只有零星士兵有这样的消息透露出来,吴正留心注意了一下,这些士兵大多隶属丞相统帅的各部战兵。
宇文温听到这里,心思活络开来,一般而言,主帅亲自指挥的兵马,只会跟着主帅行动,如果吴正所言非虚,那么这一情况意味着,尉迟惇恐怕要北返。
那么宇文温的世子和王妃,必然也被尉迟惇带着北返。
到底出了什么事,让尉迟惇放弃指挥围城,在“御驾亲征”还没大功告成的情况下,领着精锐往北走呢?
呵呵,想骗我?
宇文温觉得这个吴正,一定是尉迟惇派来误导他的细作,故意放出错误的消息,让他信以为真,到时候急匆匆派兵出城搞偷袭,然后败得伤筋动骨。
为了增强说服力,特意派了个佣书为生的随军平民来当这个细作,以增强可信度,毕竟这年头大部分人是文盲,一般情况下,只有佣书者,从军之后有机会替寻常士兵写家书,然后得知各种内幕消息。
“吴正,你为何会突然跑来攻城,莫非是得罪了什么人,对方要害你性命?”
“上官明见,小的确实得罪了人,又不敢往家乡跑,只能混进攻城大军之中,逃到城里以求活命的机会。”
吴正所说,宇文温有口供可以印证,他在审问俘虏之前,要先听将领汇报这些俘虏被抓的过程,其他人都是困兽斗时被俘,而这位,直接就跪地求饶了。
如果说此人是主动投降,到也说得过去。
宇文温琢磨着莫非这位是窥破上官什么不得了的秘密,怕被杀人灭口,只能外逃,但逃回家一样是个死,只能孤注一掷逃到城里。
想到这里,他不动声色问道:“你是如何得罪人的?”
“呃。。。”
“说吧,如今又不是在城外军营。”
吴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迟疑了片刻,说起事情原委:前几日,他一如既往帮士兵写家书,因为要写家书的人很多,他忙了一上午,好不容易有机会如厕。
正在蹲坑时隔壁有士兵窃窃私语,恰巧说的是邺城一带方言,所以吴正听得很明白,而待得他听清楚后,不由得心中大惊。
那两名士兵隶属于禁军六率,他曾经帮这两位写过许多封家书,但不知道对方的具体隶属,一名士兵向另一人透露的是一件趣事,实际上是一件丑闻:
御驾中的女眷,有人怀孕了。
天子年幼,不可能让女人怀孕,而且天子没有嫔妃,怀孕的自然另有其人,而陪伴天子的女眷,不该有这种情况发生。
吴正在邺城是“见过世面”的,他知道这种事情一旦走漏风声,知情人必然倒霉,所以躲在茅厕里直到那两名士兵离开才敢出来,特地避开进出之人,不动声色回去继续替人写家书。
原以为就此风平浪静,结果没过多久,吴正发现那两名士兵莫名其妙暴毙了,而与这两位过从甚密的士兵,也突然暴病而亡。
这些倒霉鬼当中,包括他那日如厕时,此二人进出茅厕前后,去过茅厕的人。
吴正很快就想通其中关键,知道自己要完,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但他孤零零一人要想逃回邺城是不可能的,即便逃回去,也会被人灭口,所以。。。
“所以你就趁着早上大军集结青壮一起攻城,混到人群里伺机接近悬瓠?”
“是的。。。上官!小人所言句句属实!”
宇文温沉吟着,八卦之心熊熊燃烧,综合多方消息,宇文温知道陪伴他儿子(御驾)的女眷,应该就只有他的岳母王氏、王妃尉迟炽繁,还有小姨子尉迟明月,那么。。。
作孽哟!寡居的小姨子,居然被人搞大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