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给够了,忠诚度自然会上去,他们自然会闭住自己的嘴巴。
“那商贾什么底细?”赵煦问道。
冯景将一封报告递到他手中。
赵煦走回内寝,坐下来后拆开火漆,看了起来。
然后他就笑了。
上面的内容显示,那人叫黄良,福建路邵武军人,乃是许州知州黄履的族弟。
其祖父和黄履的祖父,属于兄弟关系。
这就对了!
赵煦放下报告,对冯景道:“告诉石得一,派人接触一下这个黄良,若是可以,下次我出巡开封府的时候,将此人带到开封府,我要亲自和他谈谈。”
大宋社会的商品经济是畸形的,是有着先天缺陷的。
按照赵煦在现代的老师的说法就是——北宋经济,属于官营垄断经济和官僚特权经济的共生形态。
证据就是,官府和官员权贵集团掌握大部分的商品生产、制造、流通及销售渠道。
原料、技术、市场,几乎全部控制在官府以及官僚权贵们手里。
小老百姓,根本无法插足那些真正赚钱的买卖。
所以,按照正常情况,就是再给大宋一百年,也发展不出近代意义上的资本。
想要点出重商主义的国策,更是没有社会基础。
没办法!
赵煦只能自己上。
通过扶持一批外戚权贵,让他们发展壮大起来。
向宗回、高公纪在熙河,高遵惠在广西,就是去做这样的事情的。
同时,利用宋辽贸易,赵煦也在尝试扶持几家能打的大型手工业商贾集团。
金融上,他也得扶持扶持,指导指导。
这就是官僚指令型经济了。
也是他在即位后,左思右想,才想出来的一个办法。
学习南韩经验,先扶持起几个财阀先。
只有财阀们起来了,才能有机会做其他事情。
不然的话,他就算是想做事,没有一个坚定的强大有着充足财力的利益集团襄助,最后也将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