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春秋决狱(第2页)

第三百七十九章 春秋决狱(第2页)

原开封府知府所坐的地方,现在已经被改成了一个有着垂帘的坐褥。

而且,蔡京也不敢再在这里办公、审案,而是恭敬的主动退到了原来的偏衙。

至于在偏衙办公的判官李士良?自然只能搬去推官胡及的官衙坐堂。

胡及就只能在开封府的官廨里,和其他官员一样,自辟一室,处理日常事务了。

赵煦被恭请着,坐上坐褥后。

蔡京等人,就毕恭毕敬的,组织着开封府上下官吏,以及随赵煦而来的经筵官、伴读们,大礼参拜。

然后,由蔡京亲自呈递上了一些卷宗。

“陛下,此皆近来开封府查明之历年积案旧弊,臣等无能,不能决断,乞陛下圣裁!”蔡京拱手一拜。

赵煦伸手,拿起其中一本卷宗。

看得出来,这卷宗是被重新誊抄过的。

不仅仅纸张很新,墨迹也很新。

赵煦打开卷宗,慢慢看起了其上的文字。

只看了一会,赵煦就抬起头来,看向坐在府衙大厅的经筵官们。

然后,他就开始点名了:“范先生、吕先生、苏先生……”

范纯仁、吕大防、苏颂三人连忙起身:“臣等在。”

“祖宗以来,父母死家产该当如何分配?”

范纯仁拜道:“奏知陛下《刑统》有户令条文,祖宗明文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

这是大宋户条的进步性所在。

对于父母财产的继承,不分嫡庶,不分长幼,一体均分。

同时,这也是导致了大宋争产诉讼延绵不绝的问题所在。

因为,财产分配,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土地来说,就有贫瘠、肥沃之分。

但,哪块地肥沃?哪块地贫瘠?

这就是个人的主观论断了。

同时,因为大宋不立田制,导致很多人的土地,其实是东一块、西一块的。

而区域不同,田价又有不同。

旁的不说,汴京城城外的一块小菜圃,就够地主在其他州郡买上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地了。

一个土地,都如此复杂,就更不要说更复杂的商铺、作坊等的分割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