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但凡能为父皇分忧,就绝对不会藏私。
只是我大唐的刚刚经历突厥之战,表面上是胜利。
但国力毕竟耗费过多,想再展宏图的话,恐怕今年也没有什么事可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大唐轻徭薄赋,难道还要盘剥百姓吗?父皇您能去加税加赋吗?不能吧。
所以,只能先缓缓,否则,儿臣怎么会看到机会,而坐视不理呢?
目前嘛,只能是看大哥那边的情况了。
如若那冯盎能配合大哥的话,争取在年底的时候,将南三地稳固下来。
儿臣倒是有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制造点有利我大唐的事。”
李宽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喜欢将难做的事,甩给李靖这个倒霉蛋,且对人家这小老头依然有着看法。
而李世民立刻停下手中的事,连几份奏疏都丢到一边,好奇的问道:“宽儿,你可是认真的?你倒是说说,能有什么有利我大唐的事啊?”
李宽呵呵笑道:“父皇,南三地的粮食太多了,多到他们根本吃不完,。
我们大唐的土地广袤,但适合种植的稻米的地方,却依然在南方。
而北方的百姓即使努力种植,产量依然上不去。
所以,可以让北方的剩余劳力去做运输,之后完全倾销到草原和辽东去。
让草原的突厥部族,拨野古三部和粟末靺鞨,都做到兵精粮足。
同时还可以用隐藏的手段,贩卖给高句丽人,这样我们大唐能换取不少生活所需和战略资源。
怎么样?父皇,这买卖合适吧?”
李世民却皱着眉头问道:“宽儿,你优待草原突厥部族,朕能理解。
毕竟,他们臣服于我大唐了,拨野古三部和粟末靺鞨,也归顺我大唐,理应一视同仁。
可这辽东的高句丽人,狼子野心,且趁着前朝乱世,侵占我中原故土。
朕还没找他们的麻烦呢,为何要向他们贩卖粮食呢?这不是资敌吗?
你倒是说说,这其中道理啊,否则,朕绝不会答应你如此胡闹,就算这事放到朝堂之上,也定会众臣反对的。”
李宽没有立刻回答,走到李世民的桌案前,将两支笔筒相对而放。
再将所有毛笔,等份的放两支笔筒之中,随后说道:“父皇,这两支笔筒呢,就好比现在辽东和辽北的局势。
辽北的所有军队,给了辽东的高句丽人,很大的压力,而这草原嘛,牛羊马匹都交换到我大唐来了,他们还缺少什么啊?
就是粮食,有了粮食,他们就不断的练兵。
说的严重一点,他们就有了与辽东高句丽,对抗的本钱,吃饱了没事做,不去打仗做什么啊?
况且,他们天生好战,放马牧羊能用得了多少人啊?
剩余的人口,就会不断的填补到士兵当中去,当然了,这也要得到我大唐的允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