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场带着烟火气的"红尘雨"洒落虚空时,刘镇东的心莲池突然荡起涟漪。雨滴不是水珠,而是凝着人间百态的"尘缘露"——有市井吆喝、有炊烟袅袅、有稚童嬉笑,每一滴都沉甸甸地载着凡尘分量。
"道心。。。需经俗世洗。"雨师的身影在云端若隐若现,蓑衣上挂着人间风霜。
淋尘之劫
红尘雨的洗礼方式质朴却惊心:
凌云子的剑心莲沾上雨露,竟浮现当年在街角给乞儿买烧饼的记忆;妙音仙子的琴心莲浸入雨水,映出幼时偷摘邻家枇杷的窃喜;最震撼的是,梅修与竹音师的情心莲在雨中摇曳,显出两人为琐事争吵后偷偷落泪的夜晚。
"仙道。。。忘不了人间。"守拙老人的道心莲在雨中低垂,花瓣上滑过他还是小道童时,因打翻香油被罚扫山门的窘迫。
玉瑶仙子的琴音被雨声盖过,弹指间竟哼出故乡的小调。连阿土的扫帚都在雨中发芽,长出带着泥土气息的新苗。
入世之悟
当道心被尘缘浸透时,刘镇东做出一件逆天之举。他主动敞开太极道心,让红尘雨浇透心莲根基。
"避尘。。。不如化尘。"他的道心莲在雨中疯长,根须扎进虚空,汲取尘世养分。
受此启发,万界开始主动入世:
凌云子的剑心莲化作"侠义树",枝叶间结满扶危济困的因果;妙音仙子的琴心莲变成"清音竹",竹节里贮存着慰藉孤苦的旋律;最妙的是梅修与竹音师,情心莲并蒂而生,开出"烟火并蒂花",花瓣上记录着柴米油盐里的深情。
尘海浮沉
当道心与红尘交融时,虚空化作"尘世海"。海中沉浮着众生百态:
有剑修在街头卖艺换粥饭,有音修在茶楼弹曲慰乡愁,有丹修悬壶济世走江湖。梅修与竹音师更在尘海中开起小酒肆,酒旗上写着"一碗浊酒洗风尘"。
"大隐隐于市。"守拙老人的道脉树在尘海中化成桥,连接仙凡两界。
但危机在交融中潜伏。过度沉迷红尘导致道心蒙尘,剑修的侠义变成好勇斗狠,音修的清音沦为靡靡之音,连道侣的情缘都陷进柴米油盐的琐碎。
出尘之智
当道心即将被红尘吞噬时,玉瑶仙子弹奏起《濯尘曲》。琴音如清泉洗去尘垢,让道心"入而不溺":
"在世不染尘。"她的清音竹在曲中摇曳,既留存人间烟火,又保持仙心澄澈。
受此点化,万界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