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阿土将扫帚投入墨海。平凡的竹扫帚竟成了"定海帚",帚须分散处,墨海分裂成万千溪流。这些溪流反哺画境,让各画境获得墨海的力量却不失本色。
点睛之人
墨海平息后,万界画境达到新平衡。但刘镇东发现,所有画境都缺少"画龙点睛"的那一笔。
他游走各画境,不是去教导,而是去学习:
在剑意画境,他向墨龙请教遨游之道;在琴音画境,他向仙鹤学习起舞之姿;在情缘画境,他向桃花请教绽放之理。最后,他坐在画境交汇处,将所学融会贯通。
"点睛之笔,"他以指为笔,在虚空点下,"在观画之人。"
这一点落下,所有画境突然"活"了——不是画灵之活,而是与观画者共鸣之活。每个欣赏画境的人,都能在画中看见自己的道。
画外之观
就在画境与观者共鸣时,虚空突然睁开无数眼睛。这些"观画天眼"正在审视万界画境,眼神中带着评判与算计。
"画技稚嫩。构图平庸。意境浅薄。"天眼们的评价化作冰雹,砸向画境。
最可怕的是,天眼开始"修改"画境:将写意山水改成工笔,把泼墨豪情修成细描,连情缘的朦胧美都被改成清晰图解。
"观者。。。也是画者?"玉瑶仙子发现,天眼的视线本身就在作画。
观画之战
刘镇东做出一件惊动所有天眼的事。他不再完善画境,反而在画上留下"未完成"的痕迹:
故意让墨龙缺只爪子,让仙鹤少片羽毛,让桃花留些残瓣。这些"瑕疵"反而让天眼们困惑——它们不知该如何修改"未完成"的作品。
受此启发,各画境开始保留创作痕迹:剑意画境留下剑招演变过程,琴音画境展示曲谱修改草稿,情缘画境甚至公开争吵与和解的实录。
"完美令人敬畏,"守拙老人展示画境成长史,"成长令人共鸣。"
天眼们的批判渐渐变成欣赏,最后竟开始学习这种"留白"的智慧。
收卷之劫
然而当画境达到最鲜活状态时,虚空突然传来卷轴滚动的声音。一只巨手正在收起万界画卷,就像收藏家收起完成的作品。
"画该入库了。"巨手的主人声音带着满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画境开始被卷起:剑意画境被卷成轴,琴音画境被压成片,情缘画境被折成方。更可怕的是,卷轴之外传来"贴标签"的声音——每个画境都被打上评级标签。
"不!"梅修与竹音师的情缘画境被标为"二等藏品",正在被装入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