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再厌恶良嫔,这时候,德妃也只能放下大阿哥,然后起身匆匆赶往慈宁宫去为良嫔求情。
“你,先带着大阿哥回去吧!”临出暖阁的时候,德妃撂下这么一句。
十四福晋长舒一口气儿,忙不迭福身道:“是,妾身遵命。”
……
就像慧嬷嬷说的那样,四爷这个时候为庶母求情,那是应当的,就像德妃再不情愿,这个时候也要为了后宫姐妹情谊为良嫔求情不是?
四爷先前就觉得情况不大对劲儿,所以当时还吩咐苏培盛留意钦天监的动静,可事实上苏培盛压根儿来不及行动,钦天监那边就有动静传来了,而且还是四爷无论如何都料想不到的大动静。
是啊,名副其实的大动静。
万岁爷竟然要送良嫔娘娘出宫。
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但是究竟什么才叫送娘娘出宫?
后宫那是什么地方?
一旦成为万岁爷的妃嫔,哪里还有出宫的道理?便就是死,那也要规规矩矩埋在圣上指定的地儿。
说起来娘娘们也有出宫的机会,就像宜妃娘娘先前伴驾南巡,或者是得万岁爷恩典出宫省亲,这些都是天家恩典,这明显跟万岁爷的旨意送良嫔娘娘出宫的情况都不同。
要不然的话,良嫔也不会甫一得了旨意便就受惊过度昏了过去,八爷也不会第一时间闻讯入宫为额娘求情,惠妃宜妃她们也不会齐刷刷地去慈宁宫了。
所以万岁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说白了,万岁爷是要撵良嫔出宫,十有八九是打算要把良嫔赏赐给臣子,总之从此以后,良嫔就再不是妃嫔的身份。
这旨意听起来就很骇人听闻了,难怪一众人莫不是震惊无比,但是说起来,万岁爷的旨意也算是符合满清传统的。
满清早期的婚嫁习俗,有别于汉人,风气更加开放,女子二嫁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就连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第二任大福晋富察衮代,也就是衮代皇后,就是二嫁之身。
备受太宗皇帝皇太极宠爱、以至于在她死后太宗皇帝比丧父更恸的"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也是二嫁之身,除此之外,皇太极还有两位二嫁之身的妃嫔。
不同于汉人的婚嫁观念,在满清,女子二嫁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所以满清的婚姻制度更进步?女性的婚姻自主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