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在直隶,大爷送过来的人,的确是她按照说的法子安置的,后来那几位姑娘,按照她们自己的意愿,或是得了赏银子还家,或是得了赏赐安排嫁了人。
“那人手可够吗?”维珍问。
这回跟上次的情况不同,如今水患严重,道路难行,眼下运粮都忙不过来呢,维珍甚至还从京师调派了将近二十人来山东参与施粥呢。
四爷的人手只会比她更紧张。
这时候怕是不可能额外派人手去送这些姑娘回家的,尤其还是去外地。
自然了,苏培盛想要安排也容易得很,找商队顺便帮着送人也就是了,但毕竟路途遥远,又都是年轻貌美的姑娘,但这中间凡出点事儿,苏培盛心里也会不安,也担心四爷降罪。
所以最合理的还是将她们暂且安置下来,等到人力不那么紧张的时候再安排。
“回侧福晋的话,眼下人手并不富余……”果然,苏培盛面露难色道,不过打量着维珍没什么表情的脸,苏培盛又赶紧补充道,“就算再不富余,送几个人回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请侧福晋放心。”
“就按你说的法子去办,”维珍点点头,抿了口茶,话锋一转,“不过她们如果愿意留下来去养生堂帮忙的话,包她们吃住还会按日子付她们酬劳,待灾情结束,她们若是愿意继续留在养生堂做事,待遇照旧,以后每年待遇还会上调。”
“若是她们不肯的话,不管是归家还是嫁人,贝勒府都会为她们出一份嫁妆。”
不管出于何等苦衷,事实就是,这些年轻的姑娘都是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人,这些年来颠沛流离、为奴为婢不知受了多少苦,如今又被人像物件一样随手送人。
若是能记得自己家在何方并且愿意归家的话,维珍自然不会拦着,但若是她们无处可去又暂时不想嫁人的话,那维珍也愿意给她们一条出路。
维珍说的养生堂是前不久维珍吩咐茯苓在东昌府这边新开设的。
因着天灾的缘故,不少孩子成了孤儿,若是得不到妥善照料的话,这些孩子怕是熬不了多久。
当地本来也有养生堂,只是架不住孤儿太多,维珍听了茯苓的禀报,索性就让她着手建了养生堂安置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等到天灾过后,维珍也没打算丢开手,想着把养生堂保留下来,能多救一命是一命。
如今养生堂是开设起来了,却很缺人手,毕竟京师调拨过来的几乎都是青壮劳力,他们不仅仅要忙粥厂的事儿,照顾孩子到底是不大方便。
所以这些年轻的姑娘若是肯去帮忙的话,维珍是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