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随着这一场变革,春秋国的繁华更上一层楼,商业大型,百姓有了更多选择。
承包田地耕种、饲养家畜售卖、开纺织厂,玻璃烧制厂、瓷窑、染坊、蚕丝厂等等,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工厂多了,普通百姓也就有了更多的赚钱渠道。
而且因为开的太多,彼此之间竞争,工钱也不会低,毕竟工钱要是低了,百姓觉得不划算,都回去种地去了,谁给你打工啊。
而这些一多,商队、镖局、船商等等也就延伸出来了,百姓们根本不愁找不到营生做,有营生做,生活富足,再加上朝政清明,官府管的严,便也没有盗匪的出现。
春秋国真正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盛况。
那些武林宗派主要就汇聚在商州、江州和西昭国那边,在商州的自然就是监工,监督那些西蓝国奴隶干活。
金帐王庭和右帐王庭还在草原上疯狂抓捕奴隶呢,甚至都跑到大漠里去抓了,陆陆续续的送来春秋国,现在已经送来了五六十万。
商州南侧的大山,树被砍了送去江州对面的水军港口,供三国研制巨型战舰,土被运往冬州和秋州,这两地是黄土,土地贫瘠,地势还低,正好把红土运去填充。
这工程非常大,单靠奴隶可不够,所以还雇佣了很多百姓,总得动工人数高达两百万。
至于聚集在江州和西昭国的武林人士,主要负责护送货物。
春秋国是没盗匪,但外面有啊,草原上有流寇,江上有江匪。
尤其江上的江匪,一直就存在,从各国通商在原江上贸易开始,江匪数量更是暴增,以前各国没少被劫,后来动用水军护航。
各国商人向朝廷雇佣水军护航,但这样的成本太高,所以现在雇佣武林人士护航就非常受欢迎,成本低,武林人士的身手肯定比士兵强啊,所以需要的人数也少,节省一大笔开支。
等和南海各国通商后,海上肯定会出现海盗,武林人士就更受欢迎了。
现在很多人都跑去拜师学武,当保镖的收入可不低,当然这也是玩命的生意,有好有坏。
这一次变革的结果显然非常好,整个春秋国都忙碌了起来,那些高傲不服管教的西昭国人,眼看春秋国人赚钱忙的不亦乐乎,终于也动摇了,开始放下面子和可笑的优越。
这一年多来西昭国人可没少难事,被杀了非常多,方才老实下来。
而本就接壤,南辽国也被带动了起来,把技术给学了去,也开始建设工厂,春秋国也不阻止,南海三十八国,加上东海三十三国,有的是生意做,根本不愁。
只要盐、糖的生意牢牢掌握在春秋国手中,便够了。
而慕容拓很讲理,觉得占了春秋国的大便宜,所以愿意每年向春秋国奉上一千万两白银,相当于给技术费嘛。
而西域那边也学会了技术,但只能制作玻璃,因为西域的气候干燥又冷,种不了桑树养不了蚕,至于陶瓷,西域本来黏土就少啊。
但制作玻璃可以啊,主材料就是沙子,西域别的不多就是沙子多。
春秋国以一国之力带动了西域和南辽国的发展,至于东楚国,南辽国和春秋国都管控的很严,排斥在外,而且东楚国的发展战略也不在此,忙着攻打向外扩张呢。
而西域也派人来表态,制作出的玻璃全部卖给春秋国,由春秋国卖给别的国家赚差价,春秋国自然非常愿意当这个中间商。
一个月后,南海诸国的商队来了,浩浩荡荡的直接近万艘,因为路途远,一次买少了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