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你有何办法?”女帝阴沉着脸问道。
“制度永远敌不过人心,再好的制度,人心变了,也会乌烟瘴气。”
“不过,春秋国的官僚制度确实该变一变了,这些官员毕竟为春秋国的崛起立了大功,明着欠打不合适,那便用改革官僚制度敲打吧,明升暗降,剥夺其权利。”
张辰叹了一口气,说道。
现在的官员,都立下不小功勋,若是动的太狠,难免让所有官员寒心,不愿再出力。
“喔,如何改革?”女帝来了兴趣,有些官员的权利确实太大了,比如丞相和六部尚书。
“废丞相,成立内阁制度,设立内阁大学士,相当于丞相,但剥夺其实权,为言官,无陛下允许不得掌实权,但给其监察之权,监察六部。”
“此外,设枢密阁和监察阁,同样没有实权,但有监察六部之权,六部之事,由三阁会审,三阁全部通过之后上承陛下,由陛下来做决定。”
“如此,六部虽掌实权,但无决断权,三阁监察,其想乱搞都难,你也能轻松许多。”
“三阁之中,监察阁由皇帝认命皇室掌管,如此可大大杜绝三阁串通,再由皇帝亲自掌控的内卫监督三阁,互相之间制衡,但这些人都没有实权。”
“身居高位却无实权,便做不了乱。”
张辰侃侃而谈,御下之术,重在制衡,这也是帝王之术的核心。
“听起来不错,详细说说。”女帝愈发来了兴趣,把太子叫来,一起聆听。
“帝王之术,最重要的便是制衡,制衡百官,也让百官之间互相制衡。”
“比如内阁,设三辅九卿,三辅便是三位内阁大学生,相当于三位丞相,一位主辅,两位次辅,在内阁之中也形成制衡。”
“主辅由乔相担任,次辅分别由赵泰和荀子才担任,两人原非春秋国人,互相形成制约。”
“至于九卿,便由那些往朝廷里塞人的官员担任,便是他们勾结在一起,但还有枢密阁和监察阁制约。”
“外再设三公——司马、司徒、司空,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大元帅,掌控军事,下设太尉、大将军二职,分散司马权利。”
“司徒掌枢密阁,秦相就非常合适,下设枢密使,由忠正耿直者担任。”
“司空掌监察阁,司马相非常适合,内设监察使,专门由寒门士子担任。”
“如此,三阁由三种不同的臣子担任,互相制衡,互相制约。”
“六部不变,但没有决策权,先上承三阁,三阁审核通过后再递交陛下,由陛下来做最终的决策权。”
“权利依旧掌控在陛下手中,三阁主要负责监察和辅助陛下,相当于多了三个批奏折的进行初审,陛下进行最终的复审。”
“如此,陛下能轻松很多,不用再熬夜批奏折,白天早朝议事,三阁未曾通过,六部自然会提,三阁也不敢乱来,如此又形成三阁与六部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