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181章 史弥远大势已去(第4页)

第181章 史弥远大势已去(第4页)

全勇不客气的上前,在史弥远身上搜出另一个兵符。

所有人现场办公,效率极快。

皇帝无视众人,一道道圣旨不停颁出,短短半个时辰,写了几十道圣旨。

翰林院陆续有人被叫出来写圣旨。

迁薛极为中书令,升乔行简为中书侍郎。

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长官,但南宋有名无职,中书侍郎是副长官,却真正掌握本省职权。

枢密院主管武官,中书省主管文官,这两个部门的长官第一时间全被赵与芮当场换了。

宣缯为尚书令,等于也是有名无实职,陈贵谦为左司朗中(左司管吏部、户部、礼部),陈贵谊为右司朗中(右司管兵部、刑部、工部。)

这两职位之前是余铸和林介,又称都司官,是南宋极为重要的权力部门。

起复邓若水为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魏了翁再兼兵部尚书、徐元为工部尚书、杜范为户部尚书,杨长孺为礼部尚书、李皇为刑部尚书。

大伙在现场默默看着皇帝一道道的发下圣旨,表情怪诡。

南宋没实权的六部尚书都被换了,而且要么是被史弥远以前罢职的人(如邓若水、杨长孺),要么是赵与芮的人,其中那个徐元,大伙都没听过,后来才知道,原本是定海船场出身的七品小官。

史弥远很敏感,一看六部尚书的名单,就感觉到皇帝可能要改制,以六部尚书,来削弱丞相宰执的权力。

当天皇帝不知发了多少圣旨,除了京师中文武官员的调动。

更是连发十数道圣旨往各路。

包括,调崔与之安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

调原四川制置使郑损为广南东路制置使,知广州。

召淮南西路安抚参议赵葵、淮东安抚副使兼知扬州赵范进京。

调淮南西路制置使曾式中任两浙西路制置使。

调杜杲为淮南西路制置使兼转运使、沿江制置使、知安庆府。

召峡州兵马监押兼在城巡检孟珙进京。

调强勇军指挥余玠到建康侍卫马军司。

召忠训军指挥王坚进京。

当天赵与芮就直接在大庆殿办公,当着上百文武官员连发四十六道圣旨。

该用印的全部用印,无论是枢密院还是中书省,或者皇帝皇太后。

所有圣旨写完之后,李平虎回来汇报,外面的兵符都收回来了,京师目前稳定,各营都在自己驻地,临安城各大城门,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