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使臣刚走,朝鲜重臣全都来了。
郑麟趾,在朝鲜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朝鲜文字,就是他主持创造的,而且,朝鲜的历史,也是他主持修撰的!
他更是朝鲜靖难第一功臣。
“陛下,大明的狼子野心,怕不是这点呀!”郑麟趾说的当然是汉话了。
朝鲜高层,说的都是汉话,读的是汉家经义,他们也在潜意识认为自己是汉人。
“还有什么?”李瑈一愣。
郑麟趾躬身道:“那程信声称,朝鲜创造文字、编纂史册,乃是大罪!”
李瑈一愣,这不是托词吗?
难道意有所指?
猛地,他想到了程信的一句话,囊括漠北之土。
“中原不会想囊括朝鲜吧?”这个想法,把李瑈自己都吓了一跳。
朝鲜这么烂,中原能看得上?
朝鲜为啥一直没被中原王朝囊括?
因为朝鲜自己摆烂啊,把自己搞得特别烂,中原王朝肯定不要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靠恭顺,朝鲜对天朝那真是恭顺得不要不要。
郑麟趾却道:“陛下,老臣认为可能性极大。”
“天朝皇帝自击溃夺门之变后,犹如换了个一人。”
“野心毕显,其治政举措,皆为国为民,大明再次昌盛起来。”
“本来这昌盛可能还要等几年,偏偏打崩鞑靼一战,可谓是震古烁今。”
“鞑靼之强,我朝鲜深有感触,女真部尚且被鞑靼压制呢,而女真在朝鲜肆意妄为,可见其兵之强。”
“而大明,竟一战打崩鞑靼,收鞑靼之兵,囊括鞑靼之地,并鞑靼之民为汉人。”
“其野心之强,犹如天朝太宗皇帝在世。”
郑麟趾更认为,自己是朝人,朝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字、历史,而不能永远屈尊于天朝之下。
所以,他对大明是非常防备的,处处都把大明往坏的方向想。
朝鲜君臣脸色瞬变。
靖难第二功臣韩确却嗤笑道:“囊括漠北之土有什么用?”
“太宗皇帝何其可怖,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囊括广袤土地。”
“但在宣宗皇帝之时,不照样丢弃了吗?”
“那些土地,比朝鲜土地还要贫瘠,要之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