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权力不大,权力都掌握在权臣手里,权臣又是世家,世家是有封地的,属于半分封半封建社会。
权臣都有封地,杀了一个权臣,也不会抄家灭族,过几年之后,这家人还会诞生新的权臣。
安南国史,皇位总是在这几家里轮流转。
就是这个原因。
有点类似两晋南北朝,但又处处学大明,大明好的地方没学来,坏的全都学来了。
“谅山王夺门自立,朝廷又是一片血雨腥风,不如请黎银回京,主持朝政。”丁列提出建议。
丁列,是黎朝的大功臣,被赐姓黎,被授予穿红绯的特权。
黎银也是可穿红绯衣服的权臣,他是被赐姓为黎。
当年黎银和郑可争权,以郑可获胜而告终,黎银遭到贬谪。
后来郑可被冤杀,黎银也没得到启用。
郑可,在黎朝的地位,相当于大明的徐达,当世的于谦。
他率兵攻占了占城国的王都,藩属占城全是他的功劳,他是黎朝太祖黎利的同乡,跟着太祖建立的黎朝。
最后被太后阮英诛杀。
黎濬得不到禁卫的心,跟冤杀郑可有直接关系,郑可是黎朝的地位比于谦还高。
阮英为了效仿大明,用文官制衡权臣,所以冤杀郑可,导致大失人心。
“不可,既然是血雨腥风了,如何还能火上浇油?”阮炽反对。
阮炽是阮英的族人,可谓是后党。
他都不着急,别人急什么?
“走一步看一步吧,新帝登基,大家见机行事便是。”
政事院诸臣彼此防备,总觉得黎宜民是谁放进来的,但又具体不知道是谁。
“诸位,时辰差不多了,该入宫了。”
政事院气氛诡异。
陆陆续续入宫。
而此时,黎铣正在苦苦哀求边永:“求上国做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无天朝使者在此,黎铣早就被杀了。
历史出现了小小的转折。
边永和潘本愚对视:“请王子殿下暂且回避,本官要和同僚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把黎铣请出去。
边永又急又怒:“安南怎么也有夺门之变呢?”
“这安南真是什么都学,倭郡王的夺门之变,他们也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