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笑道:“朕已经让皇家商行,制成十几件羽绒服,赐给李贤、商辂、原杰、寇深、俞山、刘广衡,以及神英、房能、范昇、范炅、陶瑾、顾荣、牛珍等镇守边将的名臣名将。”
“他们在边疆戍卫,十分辛苦,这个年肯定是没过好的。”
“朕的赏赐轻于鸿毛,却重于泰山。”
朱祁钰是真能自夸呀。
看着朝臣眼巴巴的样子。
“尔等也有,京师用不着太厚的羽绒服,皇家商行为重臣都准备了一件,稍后便赐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用羽绒服,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谨防百官帮着文人说情。
胡濙到嘴边的话,只能咽回去。
“诸卿,说说吏治问题吧。”
说回正事,朱祁钰沉吟道:“去年,朕增设了很多新部门,放在各部之下,但有的和各部职能部门相悖。”
“朕看呀,应该该合并的合并,精简吏治,才是正事。”
这件事,讨论很久了。
皇帝想增设一部,但朝臣认为会造成职能臃肿,对吏治无益,效仿宋朝的冗官。
“六部,朕想以部-司-局-科行事。”
“清吏司单独提出来,成立一个司,而不是在六部下都设清吏司。”
“六部职能完全明确划分清楚,彼此协作、牵制。”
“诸卿意下如何?”
朱祁钰话音方落。
就遭到群臣的反对:“陛下,六部清吏司,虽然是一个名字,其实职能完全不同,单独提出来,如何成立新部门?”
“就说吏部,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个清吏司。”
“清吏司只是挂个后缀罢了。”
皇帝要削弱六部的权力,往内阁、军机处收权。
变相增加皇权。
“名字之争没有必要。”
朱祁钰道:“朕的意思,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朝臣咀嚼着,改革吏治,关乎着各方利益。
新设容易,裁撤可就难了。
“陛下,老臣以为,设司-厅-局-科更加合理一些。”
胡濙斟酌道:“因为各部都有司务厅,而各科,设在司之下,所以老臣认为,厅该比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