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织工需要多长时间能练成?”朱祁钰又问。
“回皇爷,织毛衣简单,织个四五件,就是成熟织工了。”
董赐道:“但纺线比较困难,需要大量织工劳作才行。”
朱祁钰又详细问了很多问题。
“赏!大赏!”
“传旨,董赐献毛衣有大功,赐银符一枚,赐银一万两;”
“纺织厂内参与研制织工集体赐一枚铜符,功劳大者叶四娘、刘二娘等四人,皆赐一枚铜符,赏银千两!荫一子入宫做侍卫!”
董赐瞪大眼睛,这赏赐也太大方了。
“皇爷,朝中正是用钱的时候,如何能赏这么多钱呢?”
董赐觉得赐下一枚银符,已经是大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大事,献毛衣之功,绝不比在漠北打了一场大胜仗,功劳小!”
朱祁钰认真道:“董赐,你是读过书的,该知道我朝想统治漠北,难之又难。”
“就算朕用强权,统治漠北几十年。”
“等朕驾崩了呢?”
“后世之君,恐怕也难以彻底统治漠北。”
“等我大明衰落之时,漠北还会叛乱。”
“但有了毛衣就不一样了,天下人都需要穿毛衣,而漠北牧民养长毛羊,就有了进项,彼此都有收益。”
“国朝绝不会放弃漠北,因为丢了漠北,大明百姓就得挨冻。”
“漠北牧民也不想脱离大明,因为脱离大明,羊毛就没人要了,牧民也是人,能赚到钱,能过上好日子,自然就不会离开大明了。”
“这毛衣,才是朕统治漠北的利器啊!”
董赐是读过书的。
立刻明白其中厉害。
所以皇帝不遗余力的发展毛纺,就是想用毛纺,控制草原上的羊,用羊控制牧民。
“董赐,你有大功,一枚银符,表述不了全功。”
朱祁钰来回走动:“你想封爵吗?”
董赐瞪圆了眼睛,怎么可能?
郑和那么大的功劳,都没有封爵,他算个什么东西!
永乐朝,多少有名的太监,都没有因功封爵。
“赐你武勋,武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