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看一遍,都死而无憾了。
“诸卿,报纸办得就非常好。”
“尔等的才华不止在治政治国之上,在琴棋书画上,也博览众长,首屈一指。”
朱祁钰笑道:“朕支持尔等着书立说,朕希望诗词歌赋、戏曲、全都兴盛起来!”
“让我大明成为煌煌盛唐,绝美诗篇传于万世!”
传扬文教,这是好事。
古之圣人一直致力于此。
“臣等谢陛下天恩!”朝臣躬身下拜。
“朕再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
“写诗写词是高雅,但也是高雅的!”
“等朕有了闲暇时间,也要写几本流芳百世的。”
“诗词言简意赅,但故事性不如,朕还是喜欢听故事。”
“尔等都办了报,完全可以在报纸上发表。”
“若朕看得好了,直接封你们的官。”
“如何?”
都说华夏文化之渊源。
但仔细数一数古代,才有几本名着啊。
归根结底,明朝人以写为耻,鞑清更是大搞文。字。狱,不允许写。
这就导致了,瑰宝是有,但真的很少。
明朝进士,哪个不是学富五车之辈?
那种流传千古的,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只要皇帝喜欢,会瞬间泛滥。
华夏文明在不停断层,远远不复汉唐之风。
朱祁钰想扶起大明的文化。
“,戏曲,朕都喜欢。”
“从宫中兴起,传于民间,甚于唐宋,可否?”
朱祁钰豪迈。
又讨论些琐事。
便下了朝。
刚进养心殿,朱祁钰就收到了覃礼出使朵思的奏章。
还有就是欧信请罪奏章。
“欧信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