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改城池的名字!”
“等过几年,村名也得改、山名也得改、山河湖海的名字也得改,尽量做到完全不重名,还要好听,有意义!”
“尔等学富五车,这点事还做不到?”
“把伱们吟诗作画的本事拿出来,这是流芳百世的好事,你们起的名字,是要用几千年的!”
“谁起的好,朕就把他的名字,刻在城墙上,流芳百世!”
不给好处,谁愿意卖力的。
这就是国人的心态。
“臣等遵旨。”朝臣叩拜。
“尔等多起一些名字,呈报给朕,朕看完之后,御笔写允,才可通用。”
其实对汗牛充栋的大学士而言,起名字就是小菜一碟。
可人家士大夫不愿意费这功夫。
没甜头。
“都起来吧。”
朱祁钰又道:“还有一事,朕近来读兵法,知道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军粮。”
“但军队行军,不可能带足军粮,而且军粮不适合储存。”
“邢国公的打过仗的。”
“咱们军中军粮五花八门,有肉蛋,什么都有。但真正能熬过艰苦时候的,还靠炒面。”
说着。
尚食局送来一份炒面。
按照军中样式做的。
于谦拿起一块,尝了尝:“味道比军中的强不少,陛下是什么意思?”
“朕让尚食局仿造了军中的炒面。”
“主要是压缩成本的同时,提升味道。”
“让军卒吃得舒心点。”
“朕会让配方给军中,让军中全都用这个配方。”
“都拿上来。”朱祁钰前些日子去讲武堂巡查,才偶发奇想。
太监端上来一个托盘。
里面有三个碗。
朱祁钰让于谦打开。
第一个碗里面是腌肉,第二个是面饼,第三个是馒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