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跟文官集团有关系。
因为文官需要一个好控制的皇帝,而不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
当时朱祁钰初登大宝,励精图治,横扫积弊,想做出一番功绩来。
易储风波后,朱见济暴死,从那之后朱祁钰便不理朝政,不抓皇权,完全是个顽主。
所以才苟活了几年。
如今细想起来,朱见济的死,最大受益人除了朱祁镇外,就是文官集团。
而且,朱见济暴死后,不了了之。
原主根本就没查过。
多可疑啊。
说明朝臣不允许皇帝去查,所以皇帝就查不了,只能当成正常死亡,然后剩余的几年里,他都在生儿子,却久求不得。
最后在寂寥之中,被夺门胜利。
这一切,都是背后那股势力,想换个皇帝罢了,证明他们的存在感。
“请陛下交给都察院,监察司去查!”
就是说,让文官自己查自己。
还不如不查。
胡濙也不装了:“老臣保证陛下之亲子,承嗣帝位,陛下将永享太庙香火!”
就是说,朱祁钰的牌位,不会被从太庙中踢出去。
朱祁钰却想杀了他!
杀光所有文臣!
这也恰恰说明了,胡濙和这股势力有关系,甚至还牵绊很深,从他身上也许就能找到蛛丝马迹。
倏地,朱祁钰笑了:“成交。”
“老臣谢陛下天恩!”胡濙恭恭敬敬磕头。
刚刚弥合的裂痕,彻底裂开了。
再也封堵不上了。
胡濙的心思全都白费了。
就因为科举舞弊案,胡濙咒骂白圭,怎么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啊。
但这盖子必须捂住。
绝不能让东厂搀和进来。
要查也得自己查,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文官的根子不断,就能缓缓繁荣壮大,一旦断了根子,就再也形成不了集团了。
文官迟早成为皇帝的走狗,寒窗苦读,就变成了苦读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