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以为,朝堂干脆好人做到底,给百姓桑苗、蚕苗,百姓只是付出一把子力气,就算到时候没人收丝,也不至于一赔到底。”
耿九畴道:“而且,桑苗成长为桑树,还有一段时间,中枢的钱也周转的开,不是一次性开支。”
“不错,耿九畴,你这个想法不错!”
朱祁钰笑道:“你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朕允了,苗儿钱,朕都出了!”
“朕会让都察院、厂卫配合,绝不可让户部官员上下其手。”
“树苗必须送到每家每户的手中,让百姓们栽种起来!”
耿九畴跪在地上:“微臣向陛下保证,必须让每一棵树苗,都到百姓之手!”
“好,朕这就安排人采购树苗,等适合种树的季节,便种下去。”
朱祁钰让耿九畴坐下:“还有件事,这不要大建四平城嘛,山东还要迁人过去。”
“总不能让人冻着。”
“所以,朕想在京畿的荒田上,种上棉花。”
“等攒足了棉花,让皇家商行,制成棉衣,再卖给那些迁居的民户们。”
“朕让人算过了,赚的这些钱,足够给十万大军,制一年的冬衣了。”
“戍守辽东呢,是个苦活儿。”
“朕打算给每个兵卒,配两套棉衣。”
“朕也算过了,棉花是自己种的,花不了什么钱,制衣厂是朕的,费用朕也不向朝堂要了。”
“再加上卖棉衣赚的钱,足够辽东大军两套棉衣。”
“但也不能厚此薄彼,朕打算今年,给边军,所有士卒,配一套棉衣!”
朱祁钰叹了口气:“往年中枢没有盈余,边军也跟着挨冷受冻的,今年不同于往了,朕可以不穿棉衣,边军必须人人一套,过个暖和的冬天!”
“圣天子临朝,天下何其之幸啊!”耿九畴跪在地上磕头。
就是圣天子苦了那些强迁的百姓了,这些土匪山贼,还没被迁走呢,就要付一笔衣服钱。
“少来这套。”
朱祁钰让他起来:“朕跟你商量,是因为仅靠京畿的荒田,种出来棉花,不足以支撑边军的棉衣。”
“等山东清理出来,朕打算在山东种植棉花。”
“但是,山东沃土啊,种植了棉花,口粮万一不够了可怎么办呢?”
民以食为天。
山东又是产粮大省,京畿多靠鲁粮支撑,所以,这个决策,朱祁钰举棋不定。
“陛下,微臣以为,山东仍以种田为主,鲁粮安,则天下安,绝不可轻易改动。”
耿九畴反对山东种棉花:“陛下欲收复河套,何不在河套种棉花呢?”
朱祁钰摇摇头:“现在的河套,不是太祖、太宗时候的河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