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挥挥手:“好了,下去吧。”
走出奉天殿时,孔弘绪脑袋都是懵懵的。
见他走远了。
叶盛率先道:“陛下,您强迁北孔,恐怕会引起天下文人反噬。”
“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何反噬?”
朱祁钰冷笑:“叶爱卿,你担心得太多了,朕相信,天下人都会振奋的!”
“朕亲自写邸报,发至天下。”
“朕相信,天下人看到朕的邸报后,都会弹冠相庆的,然后天下文人给朕上书,赞朕是千古仁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祁钰忍俊不禁,竟哈哈大笑起来。
朝臣都是懵懵的,皇帝还有什么损招?快快说来!
“陛下,您选的四平城,实在过于危险,老臣估计,恐怕需要十万大军在侧,方能保证安全。”
胡濙说到正题了。
没错,可以吓唬吓唬孔弘绪,却绝对不能真弄死孔家人。
确实要建造一座大城,囤重兵守卫城池。
“十万大军,供养是个问题啊。”
“又在敌方的兵峰之下,随时都有战事,微臣担心士气低落。”
“到时候被女真、鞑靼攻破城池,可就一切糟糕了。”
于谦深表担忧:“陛下,不如在辽东,近山海关处选一城池,随时可开关将衍圣公全族接回关里。”
有两位重臣发言,群臣都觉得四平城太险,守城不易。
孔家是绝对不能出事的。
“朕清楚,孔家不能出事。”
“天下人都看着呢,朕无非是跟孔弘绪说笑,逗他玩呢。”
朱祁钰斟酌着说:“若把辽东镇设在此,辽东后面空虚,等于说,设这四平城,就要多招募十万大军守城。”
“确实要花很多钱!”
“但你们想过没有,朕为何要一意孤行,将北孔迁居至此?”
“因为,大明不能丢了辽东!”
“将北孔迁居在此,朝堂必须守住辽东,辽东绝不可丢!也不敢丢!”
“诸卿,尔等皆知,大明都城,建于四敌之间,为了守卫北京城,朝堂每年花了多少银子在边军上啊!”
“大明每年入不敷出,就是因为边军实在太多。”
“如今军户制又都大不如前了,开中法也推行不下去了,财政一年比一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