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皱眉,不懂皇帝的意思。
“朕打算强制归化云贵!”
“老太傅听朕把话说完。”
“朕看过关于湖广的一切奏疏,认为湖广之乱,一为藩王之供养;二为逃户之因;三为云贵土司不服,不停给大明使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打算把京营派到云南去,强制归化云贵桂。”
“消弭湖广之乱的根源。”
“再进一步削藩,改变朝中政策,让湖广云贵桂,成为大明新粮仓。”
朱祁钰见胡濙欲言又止:“老太傅,朕没在朝堂上说出来,私下与您说,就是想听听您的见解,此时朕与你并非君臣,而是师生,您是朕的老师。”
胡濙翻个白眼,信不信,老臣稍有逾矩,你就会跳起来砍老狗狗头!
别玩这套。
“陛下,您认为土司横行的原因,是什么?”胡濙问。
“很多吧,蛮人不愿汉化;语言、习俗等;以及大明流官在当地横征暴敛,皆是其不愿汉化的原因。”
胡濙却摇摇头:“陛下说的都是表,而非根,根是在‘地形’。”
“地形?”朱祁钰皱眉。
“没错,就是地形,云贵地形险峻,山路崎岖,难进难出,以山脉横断人世间。”
“如此地形之下,哪怕换做汉人进去,也会自立为王的。”
胡濙说得大胆:“人都是有野心的,野心是永远扑不灭的。而崎岖的地形,就给也有心的人提供了地理因素。”
“陛下,想强行同化蛮人,并不困难,难得是如何跨越天堑?”
朱祁钰微微颔首,胡濙说的有道理。
后世同化了这些边疆省份,是科技的发展。
火器!
朱祁钰第一个念头,就是用火器,征服土司,快速推动汉化。
“陛下,云贵桂常年烈日炎炎,潮湿炎热。”
“火药极易受潮,很难发挥出威力来,除非能生产出不受潮的火药,方能征服土司。”
“再依靠土司之力,开山造路,修通驰道,方能彻底攥住云贵桂。”
胡濙没提麓川之战,实在太丢人了。
太上皇就没干过一件好事!这样人怎么还有脸活着呢?
“老太傅此言有理。”
朱祁钰有些兴奋,真是问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