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一仗,必胜!”
于谦苦苦等待的,就是一雪前耻的机会。
八年前,他能在北京保卫战中,挽狂澜于既倒。
八年后,他历经两败之后,照样能一雪前耻,打崩瓦剌!
挥退众将。
于谦坐在篝火之前,陷入沉思。
杨信留在身边侍奉,他一直视于谦为偶像,只是没想到,第一次见偶像,是在他战败的情况下。
当时他羞愤欲死,幸好,于谦非但没轻视他,还带在身边,有收为衣钵传人的架势。
“大帅,今天在酒楼里,您真就不怕吗?”杨信犹豫很久,才问出来。
他以为,天下名将,当如大帅一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于谦歪过头,看了他一眼:“怕,本帅也是人,如何不怕?”
“啊?”杨信大吃一惊,堂堂于谦也会害怕?
“人人都会害怕,但本帅料定,张志怀不会乱动,他只有上千家丁,若他有上万大军,本帅也不敢深入虎穴啊!”
杨信先是惊讶,后来琢磨其深意。
于谦镇定自若,源自他的谋略,他早把商贾看透了,利益至上,鼠目寸光。
所以才敢单刀赴会。
于谦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学吧,日后为大明效力,陛下是有大志向的人,必然横扫漠北,犁庭扫学,本帅看好你。”
“末将不敢受大帅夸奖。”
杨信不解:“您正值壮年,挂帅出征的人选,应该是您呀。”
于谦目光深邃,幽幽一叹。
没有回答。
陛下,防他如虎,岂可再放他出京?
“去想想吧,当务之急是打赢这一仗,把面子赢回来!也不枉埋骨的英灵,咱们要为他们争一口气回来!”
于谦拍拍他的肩膀,他很看好杨信,认为杨信有名将之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以为自己再无出京带兵之日,所以想把一身所学,传给杨信,让他做个衣钵传人。
“唉!”夜色之中,于谦长长叹息。
……
勤政殿。
朱祁钰阅读于谦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