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煐压制欲望,出门在外,男孩子也要保护好自己。
“真是繁花似锦啊。”
朱厚煐认为,单纯看成都府的话,成都要比重庆更发达,只是四川吃了占据太多荒凉土地的亏。
可等到北方被加高后,南方气候变暖,横断山脉也有可能变成宝地。
还有就是科技发展,天堑变通途。
横断山脉这个名字,是清末才出现的,现在是老皇帝随口叫出来的,啥意思他也不知道。
是一个叫黄懋材的贡生,因为看见澜沧江、怒江间的山脉并行迤南,横阻断路,所以形象地叫横断山脉。
朱厚煐离开繁华的成都,火车南下去大理省。
因为云南省太大了,云南并入老挝和安南北部之后,领土面积实在太大了,随着麓川灭国,中枢将云南省拆分成,大理省和云南省两个省份。
大理省,包括丽江府、永宁府、北胜州、姚安府、大理府、鹤庆府、永昌府、陇川宣抚司、干崖宣抚司、南甸宣抚司、里麻司,这些原有的云南省地盘。
又加入了麓川国,就是上缅,以大金沙江为南边省界,西面以那加山脉为西面省界,加在一起,是大理省。
大理简称是白,因为大理国是以白族人为主建立的国家,如今启用旧名,就以“白”为简称。
大理省刚设时,将省治放在大理,却在景泰四十九年时,迁到麓川王国的首都瑞丽,以瑞丽作为大理省的省治。
大理省,总人口7000万人,是大明诸多省份中,人口排名倒数的省份。
庞大的疆域里,却只有七千万人口。
主要因为,大理并不是适合种植粮食,粮食主要靠成都平原和暹罗平原供应。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经济总量肯定很低,人均收入水平也不高,即便朝廷投资发展,除了茶叶、香烟、旅游外,大理省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资源。
所以,大理现居住人口,仅剩3000万人,净流出四千万人,全都去南方南缅省去了。
南缅省,已经在今年,被中枢重新改名为澜沧省。
而北缅,则被改名为南诏。
之所以去澜沧省(南缅),主要是沿海省份,工作机会非常多,而且中枢可能会在澜沧省里挑出一个做城市做新京,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不止大理的百姓跑,整个西南的百姓,都往澜沧省流动。
可大理这么大的省份,常住人口才三千多万,朝廷也着急,在景泰五十五年时,就提出振兴西南的政策,朝廷认为,西南应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全国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
香烟、茶叶和旅游,就是支撑大理发展的三条腿。
朝廷每年会拨一笔款项,用于振兴西南发展。
大理的省治瑞丽,本来应该作为大理省的首府,应该虹吸整个省的人才,可瑞丽并没有做到。
截止到景泰六十六年,瑞丽总人口230万人,在全国省治排行榜中,位列倒数第二,垫底儿的是乌斯贜首府,那个更惨,人口才二十几万。
大理省第一大城市是大理市,人口420万人。
朝廷评级为,中级城市。
也是所有省份中,少有的没有大城市的省份,省治瑞丽连中级城市都没评上,还只是个小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