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16章 景贵文案触目惊心整肃朝堂遇阻(第2页)

第416章 景贵文案触目惊心整肃朝堂遇阻(第2页)

结果,查出来的真相,是越看越触目惊心。

吏部升迁,看似是考察功绩,其实看的是党派,看的是站队,朝中已经萌生了地域党,比如浙党、昆党、秦党、越党等等,这些势力盘根错节,形成一张张编织好的大网。

官员想升迁,要么投入这些党派之中,要么就寻找朝中靠山,可劲使钱。

近十年升迁上来的官员,有60%是富商之子,那些富商靠有钱,把儿子送入朝中当官,然后可劲撒钱,处处开绿灯,让他儿子顺利升迁。

可是。

他当官就是为了爽吗?肯定得把成本收回来呀。

怎么收呢?

在地方搂,从朝中拨款中想办法,反正经手钱的地方,都能刮出二两香油。

这么庞大的帝国,金钱计算是以亿计算的,每一道刮个几百块,谁能看得出来?可刮了几百道呢?一个亿能剩下几个钱?

然后就巧立名目,把道路捣毁、制造事故、让这钱凭空消失就好了,再制一本糊涂账,任谁来也查不清楚,然后挑个替罪羊出来,让他背锅就好了。

当官的哪有不贪的?

别说当官了,就是地方一个小虾米一样的吏员,都往自己手里划拉钱,都会利用职务之便赚钱。

地方富户,地方富户,是谁呀?

都是跟朝廷官吏擦边的人呗,肯定不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

纵然老皇帝一直希望官吏上升渠道透明,上下通畅。

也就想想吧。

没钱想升官?想都别想。

有人会说,科举还算公平,有真才实学是能考上来的?

那是景泰三十年前,考上来的都是有能力的,可之后的科举呢,不过一个形式罢了!

朝中官员的儿子,哪个不是科举上来的?

他们个个都有真才实学吗?

这里面的门道也不少。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没什么是买不来的。

人情世故,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景泰四十二年时,朝中短暂出过一个禁止商人子女从政的圣旨,执行两年,看进士名单,确实没有商人之子了,可他们不会冒名顶替吗?不会改名换姓吗?

现在,朝中大员背后哪个没有大财团支持?

那都不是有几个亿的富商,而是几百亿上千亿的大财团在背后,才能让他们呼风唤雨。

谁敢说,一定是官员操纵财团呢?

在景泰四十四年,这道政策就停止了,当时老皇帝正当壮年,却无法阻挡资本在控制朝堂的力量,二十年过去了,资本对朝堂的渗透进入到什么阶段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